“低價”是網購的特色之一,不過低價的背后卻是服務的不佳
2010年卓越亞馬遜典型投訴案例系列報道一:
一個交易五次下單,卓越亞馬遜均配送出問題
2009年12月,卓越亞馬遜“25元門”事件鬧得網購市場沸沸揚揚,接下來不久,一場硬盤“割肉”事件更是讓眾多網友大跌眼鏡,一時間“卓越何以繼續‘卓越’”的質疑聲再也沒有間斷過。為了讓更多關注卓越亞馬遜的網友了解其2010年的投訴狀況,小編對其從
以下是2010年卓越亞馬遜典型投訴案例的系列報道之一:
上海的應女士今年3月初通過卓越亞馬遜訂購了兩本圖書,第一次形成的訂單號是C01-5442064-7269602,但貨到后發現其中有一本有脫膠現象,及時與客服取得聯系后,客服建議進行退貨處理,應女士于是重新訂購,第二次形成的訂單號是C01-3603491-5672049,收到貨后卻發現配送過來的書居然是之前存在同樣問題的同一本書,于是再次換貨。
與卓越客服再次溝通后,配送公司將問題產品取走,應女士接下來下了第三個訂單C01-5676792-3829636,不料配送公司卻把其他客戶的貨物配送給了她,在她拒收后卓越亞馬遜取消了此次訂單。無奈之下,應女士只好再次重新下單,形成第四個訂單號C01-5676792-3829636,卻沒想到一直宣稱“卓越”的卓越亞馬遜配送來的仍然是存在同樣問題的產品,氣憤之下,她給卓越亞馬遜發了一封郵件,說明反復出現同樣低級的失誤,卓越亞馬遜有故意欺騙之嫌!但此次抗議似乎并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在第五次訂單形成后,應女士接到手的仍舊是存在同樣問題的殘缺產品。
忍無可忍的應女士終于按捺不住內心的怒火,在315消費電子投訴網上提交了投訴,發泄了心中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