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夜,記者在江南果蔬批發市場拍攝到打包封存、堆磊成山的海南豆角,它們已被禁止出售。
農業部:各地農業部門嚴控農殘超標豇豆流入市場
文/記者林曉麗、劉幸、葉卡斯
通訊員王曉暉 圖/記者顧展旭
本報訊 進入廣州市場的海南豇豆也被檢出含有禁用農藥。昨日,廣州市食安辦發布2010年第1號食品安全預警信息。15時55分,江南果菜批發市場貼出《緊急通知》,告知市場檢測中心將加大力度對市場內所銷售的豇豆進行檢測,并送了21個樣品到廣州市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檢測。
5份樣品2種農藥超標,不合格率相當高
昨日,廣州市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在江南果蔬批發市場抽取了來自海南的5份豇豆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來自海南萬寧禮紀的豇豆樣品檢出禁用農藥克百威0.223mg/kg;來自海南三亞崖城的豇豆樣品檢出禁用農藥氧樂果0.10mg/kg、水胺硫磷0.11mg/kg、克百威0.321mg/kg。在此之前,廣州市農業部門對來自海南豇豆的日常檢測均未發現有農殘超標。
根據上述檢測結果,廣州市農業部門已會同市工商部門,要求江南果蔬批發市場采取就地銷毀有毒豇豆的緊急措施,同時,要求各區、縣農業部門近期加強對海南豇豆的質量檢測,公函協調海南省農業廳:加強對海南生產輸往廣州的反季節蔬菜的質量檢測,提供檢驗合格的檢測證明。
廣州市食安辦向全市各區縣級市的農業、工商、質監、衛生、食品藥品等監管部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職能部門進一步加強日常巡查檢測工作,近期加強對海南豇豆的檢測力度,嚴防發生農殘超標食品安全事故。
江南市場23檔口抽送21個樣品進一步檢測
昨日15時55分,江南果菜批發市場貼出《緊急通知》,對鮮菜經營業戶提出三點要求,第一,凡進入江南市場銷售的海南豇豆必須提供產地檢驗證明。第二,無檢驗證明的要上報到市場管理部,由管理部封存產品,檢測中心抽樣檢測,合格后方可銷售,如檢測出不合格的產品一律銷毀處理,并對檔口罰款5000元。第三,從即日起,監事會和管理部將不定時對市場內經營的豇豆產品進行檢查,各業戶要積極配合。
市場檢測中心的鐘震華主管告訴記者,接到通知后,下午檢測中心對市場內所有販賣豇豆的23個檔口進行抽查自檢,并送21個樣品到新港東路的廣州市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檢測。自檢與平時使用速測儀不同,采用更為先進的、能檢測水胺硫磷的儀器。預計全部結果在3~5個工作日出來。
據鐘震華介紹,發出緊急通知后,江南市場昨日近20噸豇豆已經被禁止流入零售市場。
豆角有“毒”
昨日,廣州市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在江南果蔬批發市場抽取了來自海南的5份豇豆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來自海南萬寧禮紀的豇豆樣品檢出禁用農藥克百威0.223mg/kg;來自海南三亞崖城的豇豆樣品檢出禁用農藥氧樂果0.10mg/kg、水胺硫磷0.11mg/kg、克百威0.321mg/kg。
盡量追回
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的王主管則介紹說,海南全省均生產豇豆,因此暫時沒有海南萬寧禮紀鎮和三亞崖城鎮的豇豆流入廣州市場的統計數。
目前市場已經建立了食品溯源機制,但是前幾日賣出去的豇豆誰都不敢保證100%追回來。目前市場封存的豇豆將在接到最終的化驗結果之后再作處理。
市食安辦發布今年第1號
食品安全預警信息
食用豇豆要有檢驗合格證
廣州市食安辦通過媒體發布今年第1號食品安全預警信息,要求全市各果蔬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肉菜市場的市場開辦者和經營業戶嚴禁銷售沒有檢驗合格證明的果品蔬菜,加強企業對所銷售果蔬的自行檢測,保障銷售的果蔬質量安全。呼吁各餐飲酒家食用產自海南的豇豆要有檢驗合格證明,市民購買有檢驗合格證的海南豇豆。
為何不發“禁入令”
海南“毒豆”事發后,武漢市農業局規定從2月7日起,停止銷售來自海南省的豇豆3個月,甚至禁售所有豇豆。記者了解到,盡管已經在樣本中發現禁用農藥水胺硫磷,但廣州目前還沒有計劃“禁入”海南豇豆。
為何廣州沒像武漢一樣舉起“鍘刀”砍向海南豇豆?記者了解到,廣州以往也曾對某地的農產品發出“禁入令”,如在2006年,廣州就對查出生豬含瘦肉精的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區實施了“禁入”。但有關方面認為,這種做法其實值得商榷,因為相關法律條文并無賦予一地禁止另一地產品進入的權力,禁售海南豇豆的武漢市也表示,此舉是“冒了點風險”。
農科院專家:
忍一忍 先別吃
4月本地豆角就上市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多家肉菜市場,看到豆角依然有售,而且都是來自海南的。多家肉菜市場負責人表示,沒有收到有關部門的禁售令。記者了解到,很多市民都不再愿意購買豆角。
市面豆角多不知產地
在市區最大的肉菜市場海珠市場,記者看到只有兩檔有售豆角,檔主告訴記者,知道海南豆角在武漢被檢出含有禁用農藥后,都不敢進太多貨,怕出問題。
東川新街市只有一個蔬菜檔口有售豆角,檔主告訴記者:“豆角是今天早上從芳村批發市場進貨的。”雖然已到下午,但檔口剩下的豆角還有不少。據介紹,昨日檔口售出了十幾斤豆角,銷量減了大半。
記者采訪發現,多家肉菜市場的豆角進貨單證上,只有批發市場的名稱,卻未能看到產地,而檔主也只知道豆角是海南的,但至于產自海南哪個具體的地方,他們也表示不清楚。
廣東省農業廳通報說,多年來,豇豆一直是廣東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的蔬菜品種之一。2009年底抽檢豇豆合格率為93.9%。
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常紹東建議市民,廣州市有關部門此次對海南豇豆的檢測,5個樣品2個有問題,不合格率相當高。
目前廣州市場上的豇豆大部分來自海南,為以防萬一,近期盡量不要食用豇豆。愛吃豆角的市民可忍一忍,本地豆角4月底可上市,5月份就能大量上市,到時市民再吃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