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麗娟/圖
題記:今年1月以來,中國消費網福建頻道接連收到多位消費者的反映,稱通過電視購物買到的上網筆記本電腦質量低劣。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電視購物廣告宣傳的高級商務上網筆記本電腦所標稱的生產廠家均來自深圳,銷售單位不盡相同,發貨地點遍布全國各地,貨單上的電腦型號也略有不同,但電視購物標價卻出奇地一致,退貨地址也同是上海郵政某某信箱。廣東省深圳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服務臺提醒廣大消費者,部分生產廠家廠址是虛擬的,廠家在當地沒有注冊登記。
1.投訴
所稱百種功能上網本上不了網
中國消費網福建頻道收到的有關799元商務上網筆記本電腦的投訴都來自電視購物廣告,播放單位包括中國××電視臺、××衛視等,這些電腦都稱可無線上網,具有多種功能。記者查看了其中一則電視購物廣告,廣告中稱,這款電腦“原價3999元,現價只要799元。前10分鐘定購者再送299元超級大禮包,全國限售100臺”,并稱該產品有“百種功能,無所不能”,“上網查資料,贈送無線網卡,隨時隨地永遠無線免費上網,還可以播放5000多部電影,免費上網、免費下載電影、免費下載游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等等,其宣傳的功能令不少消費者心動。
消費者郭先生反映,2009年12月24日,他看到電視購物廣告后,撥打電話訂購了一部筆記本電腦。收貨后發現,EMS包裹內沒有銷售發票,電視購物廣告中所稱的“贈送無線網卡”也沒有。最令他失望的是電腦性能差,與普通電子玩具區別不大,只能播放類似于手機上的小型視頻文件,不能播放電影、音樂歌曲等,而SD卡插槽和USB插槽只支持固定的兩種品牌的產品,其他U盤均不能使用,無法安裝常用軟件(如QQ、游戲、殺毒軟件等)。更令郭先生懊惱的是,電腦無法上網,廣告中所稱的“可以永遠無線免費上網”屬無稽之談。
郭先生致電企業售后服務電話要求退貨,對方始終不予解決。其他消費者也有類似郭先生的遭遇,郭先生稱,目前,這些購買799元筆記本電腦的用戶已建立了維權QQ群,會員有60多名。
2.調查
部分廠家無登記注冊信息
記者從消費者投訴的情況中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所購買的這種高級商務上網筆記本電腦價格都是799元加39元運費合計838元,收到的電腦配制外形均相同,但電腦背后上用不干膠粘貼的廠家或銷售單位名稱及地址多不相同,而其售后服務電話卻是一樣的。
消費者周先生通過40067155676電話訂購一部上述筆記本電腦,EMS單上顯示生產廠家名稱為“深圳市昌聯數碼有限公司”,生產廠家地址為“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永和路駿豐工業區”,電腦型號為E7003;沈先生通過同樣的方式訂購的這種電腦,EMS單顯示生產廠家是“昌聯數碼(深圳)有限公司”;郭先生訂購的電腦,EMS單顯示生產廠家是“深圳市星王電子有限公司”;劉小姐訂購的電腦,EMS單顯示銷售單位是“深圳市華通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記者隨即撥打了40067155676電話,接線員最初不肯說出公司的真正名字,也不肯透露公司所在的地址,經過一番周旋,該接線員提供了該公司售后服務中心黃姓總監的電話。記者與黃總監聯系,對方要求記者將投訴人的相關信息傳真給他供其核實。從對方提供的傳真號碼區號看,該售后服務中心的位置在江蘇省蘇州市。
記者根據消費者提供的生產廠家名稱及地址進行查詢。深圳昌聯數碼有限公司在網上有一個簡易網頁,網頁上的聯系電話是空號。記者在網上搜索不到“深圳華通創新科技公司”的信息,通過廣東省深圳工商局紅盾網“企業基本信息查詢”查詢上述兩家公司,結果顯示,這兩家公司均未在深圳市工商局注冊,深圳市星王電子有限公司、昌聯數碼(深圳)有限公司有注冊信息。記者聯系深圳市星王電子有限公司,對方的國內銷售部工作人員林先生表示,該公司的確生產過這款電腦,但僅是代加工,品牌及銷售與其無關。
記者致電深圳市工商局12315服務臺查詢。對方工作人員表示,此前收到不少通過電視購物購買劣質電腦的申訴,但由于消費者提供的生產廠家在深圳市多半找不到,申訴無法處理。深圳市12315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購物前先登錄深圳工商局紅盾網,查詢生產及銷售企業的有關信息。
3.進展
銷售公司同意退還電腦款項
經本報記者多次交涉,郭先生所購電腦的銷售公司發函同意退款,但須先退貨后退款。記者發稿前,郭先生已經退貨并拿到了退款。沈先生和周先生已經辦理退貨事宜,但尚未收到退款。劉小姐正在辦理退款事宜,但對方稱她從收貨日起算至申請退貨日已超過7天“三包”期,只能按七折退款559元,迫于無奈,她只好同意。劉小姐說,事實上,她在收到貨發現上不了網后即打電話投訴并要求退款,卻始終得不到答復。這4位消費者告訴記者,雖然所收電腦時的寄貨地址不同,可退貨地址卻一致,都是“上海郵政某某信箱”。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企業往往通過代加工或包銷的模式生產產品,爾后重新包裝,通過電視購物宣傳進行銷售,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往往難以保障。為避免售后服務責任,這些企業會通過虛擬或偽造多種廠家或品牌的形式進行銷售,賣的其實就是同一種產品。
4.呼吁
電視購物亟待加強監管
福建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部副主任許歆告訴記者,目前,電視購物虛假宣傳現象突出,消費者只能通過電視廣告畫面來了解商品,難以對商品的真假好壞進行鑒別。由于電視臺的電視購物頻道往往是外包管理,而一些電視購物企業又不直接生產產品,多是委托加工或包銷,消費者投訴后往往遭遇踢皮球的尷尬境地。雖然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已明確要嚴格規范管理電視購物頻道,但對電視購物,社會監督及行政監管仍須加強。同時,廣大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被產品廣告的低價宣傳所迷惑,對產品要進行充分了解、比較,并考慮存在的風險,切忌盲目相信電視購物廣告宣傳而輕易購買。福建省消委會去年已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網絡消費、電視購物謹防廣告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