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上一分鐘 場下五年功
——湖南省質監系統“辦案能手”和“十佳案件”評選會側記
□ 本報記者 王融國/文
“專家點評完畢,請評委打分。”
主持人話音一落,臺下80多位評委迅速下筆打分。
這么多評委?這么大的陣勢?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哪個選秀節目現場,這里既沒有光鮮亮麗的選手,也沒有瘋狂吶喊的粉絲。這里的專家都是在一線從事質量監督執法工作多年的湖南省、市質監局領導、稽查隊長,而坐在評委席上的則是來自湖南省質監系統主管監督執法工作的副局長、監督科長,以及又當評委又是參賽選手的待選案件的主辦人員。這是湖南省質監系統“辦案能手”和“十佳案件”評選會現場。
為了提高辦案水平,湖南省質監局稽查總隊自成立以來,每年都有這樣一次評選會。但像這次規模如此之大,參評案卷之多,還是頭一回。據了解,此次參評選手和待選案件由各市州縣局推薦,除設定基本門檻外,參評選手要求近5年無過錯,主辦并辦結的質監行政執法案件總計不少于50件,參評案件則要求是近3年來具有代表性的案件。評委團對各單位選送的30起優秀候選案件,從主體、事實、證據、法律適用、程序、執行、案卷、技巧等8個方面進行考量、打分,并進行認真評析。
在選送的案件中,最令人嘆服的要數湖南省質監局稽查總隊查辦的“某公司經營性使用無3C認證的數字電視機頂盒案”。該案自2009年1月立案至辦結,歷時10個月。由于機頂盒用戶涉及長沙、望城、瀏陽、寧鄉共計4萬多用戶,為了解該產品的真實質量狀況,辦案人員冒著40℃的高溫走訪了近百家農村用戶,確認產品普遍出現質量問題。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湖南省質監局領導和辦案支隊頂著來自各方的壓力,稽查總隊沒有請律師,在副總隊長齊劍斌的帶領下,參加了雨花區法院、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3次正式庭審,用鐵的事實和證據,與對方聘請的兩位律師進行了有力答辯,最終以稽查總隊全面勝訴為此案畫上圓滿句號。事后,兩級法院行政庭法官感慨地說:“行政庭每年要接觸到各行政機關的案子,稽查總隊的案卷質量一流,答辯水平也是一流。”
關注民生、著眼熱點也是此次參評案件的一大特點。懷化市質監局稽查隊查處的“李春洪銷售超過國家規定允許誤差的成品油案”,是加油站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進行計量作弊的典型案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加油站計量作弊手段和方法越來越高明,給證據的收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由于前期準備工作充分,行動方案詳實,執法人員分工明確,發現問題后及時控制了現場,使得本案順利辦結,體現了執法人員與時俱進、勤于鉆研的精神。
來自沅陵縣質監局的劉定玉曾是2006年全國質檢系統法律知識競賽湖南代表隊的主力隊員。她帶來的案件因“違法主體認定錯誤”最終只得到了60.8分,排名倒數第一。她說,看到自己分數低,感到很難過,但高興的是,總算知道了分數低的原因。她告訴記者,省局要求縣局必須有一個案件參評,是希望通過參加高水平的活動,提高縣局的執法水平;而市局推薦她來參加,是給她一個快速成長的機會。
通過3天的評審,“某機電有限公司無證生產且假冒上海煤礦用防爆開關案”,以92.81分成為全省質監系統“十佳案件”之首。齊劍斌、繆新武等20位辦案人員被評為全省質監系統“辦案能手”。
據悉,湖南省質監局將以此次評選活動為契機,以提高辦案質量為目的,形成全省固定的案件評析制度,每年定期召開兩次案件評析會議,通過優秀案件與打假專項經費掛鉤、編印優秀案件《案例分析》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執法工作獎勵機制。《中國質量報》
王融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