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喜歡收藏的朋友越來越多,以“建國60周年”為噱頭的收藏品在最近掀起了一陣狂潮。“建國60周年”的金幣,郵票,大師化作等商品盛行于世。廣告宣傳為何要利用這樣的宣傳途徑?這些收藏品的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真相?它們真的具有宣傳中所說的收藏價值嘛?近日,《消費主張》欄目的記者分別對各類收藏品市場進行了調查體驗,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它們的真面目。
調查一:萬元金幣是什么?
浙江的鄭先生是一位收藏愛好者,他最愛的藏品就是錢幣。一天,鄭先生在報紙上看見了一則誘人的廣告,《建國60周年“開國領袖純金大全套”震撼發行》,這是一套國人苦盼了60年的金幣,是不可錯過的收藏良機,有望創造收藏奇跡!全球限量發行2009套,每套定價為9900元。如此難得的收藏良機自己豈能錯過,而且廣告上承諾送貨上門,貨到付款,如果東西不好,可以不買嘛!心動不如行動,事不宜遲,鄭先生立即撥通了訂購電話,詳細詢問了金幣的收藏價值后,定購了一套!
鄭先生告訴我們:“他們說這個是,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和中國錢幣博物館長期收藏,這樣我就比較放心了,這兩家都是比較專業的如果他們都收藏了 這說明這個東西有收藏價值,很就沖著這一點我還是把他買下來。”
三天之后,貨物如期上門了,看到這套包裝精美的開國領袖純金大全套,鄭先生是激動不已:“第一眼看到還是很開心的,比較喜歡感覺滿好的,外觀看還是比較精致的,假如像他承諾的那樣9900還是值得的也蠻開心的。拿到后仔細的看了一下,錢幣做工,包裝都還很精致。”
簡單的驗完貨后,鄭先生就把9900元錢付給了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之后,鄭先生開始仔細揣摩起這套金幣!這里面總共有5枚金幣,有4枚小金幣上面刻有4位開國領袖的肖像,還有一枚大金幣,上面是開國大典圖案,另外還有5枚流通紀念幣;為了顯示收藏價值,里面赫然擺放著三張證書,分別是由中國藝術品收藏協會全程鑒制的鑒制證書;中國錢幣博物館的收藏證書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收藏證書。這些單位來頭可不小,如果他們都收藏了,那這套金幣的收藏價值可非同尋常,就在鄭先生滿心歡喜的時候,一個意外的發現,讓他眉頭緊縮!
鄭先生說:“仔細的反復的看來看去,買到東西后都喜歡去論證它,我發現四張證書有點不對,一般都會有證書的編號,產品的編號,鑒定書的編號,這套東西這些東西它都沒有,我就產生懷疑了,是不是有那么高的收藏價值。”
鄭先生立即查看原來收藏過的古幣,金幣,這些藏品的收藏證書都有編號,怎么這套金幣只有一個產品號,沒有收藏編號呢,這些收藏證書會不會有問題呢?帶著疑慮,鄭先生去了浙江省臺州市玉環縣消協,希望得到幫助!
消協的工作人員仔細查看了金幣后發現,這里面不僅沒有收藏編號,更重要的是,產品沒有經營單位,也沒有廠名廠址!這讓工作人員也覺得可疑,于是,他們立即著手展開調查,首現對藏品宣傳的999黃金含量的真實性進行了鑒定。
消協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到浙江省黃金珠寶檢測中心進行了檢測,三個九的含量還是有的。”
經過鑒定,5枚金幣的中間一圈確實是純黃金,但外圈是鍍金的,純黃金幣加起來總重量是15克。15克黃金,竟然賣了9900元。消協人員告訴我們:“15克,我們也問過價值,按照15克的黃金算起來就三千多元錢。”
價值3000元的東西,賣到了9900元,翻了3倍多,如果收藏品不按黃金自重計算,而按收藏價值認定,那這套金幣值不值9900元呢?玉環縣消協以公函形式分別向民政部、中國錢幣博物館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三家單位進行了查詢,發去了收藏證書的圖片,并對查詢過程做了全程公證!
按照相關規定,民間團體都必須在國家民政部進行登記備案,但民政部的官方網站明確回復:中國藝術品收藏協會未在民政部登記!
之后,消協的工作人員又接到了中國錢幣博物館的電話答復:“收藏證書是假的,章也是假的 根本沒這回事。”
原來都是假的,中國錢幣博物館的收藏證書是偽造的,那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收藏證書是真是假呢?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了我們答復:“通過我們調查取證,三個收藏證書都是假的,這個產品的宣傳屬于嚴重的虛假宣傳,無非就想借建國60周年的契機打建國60周年的牌推銷自己的商品。”
知道實情之后,鄭先生異常氣憤,自己花了近萬元買到的收藏品竟然只值3000元,現在看著這些東西,鄭先生越看越窩火:“我真的很氣憤,這些人做了幾張假收藏證書欺騙我們。”
調查二:“金甌永固”含金幾何?
“這是一件深藏故宮219年的盛世國寶,是乾隆皇帝畢一生心血, 親自督造的“國家重器。它以其絕世的工藝和美好的寓意,被公認為中華國寶文物的重要標志。
——它就是金甌永固杯。整個杯子用黃金打造,上端鑄有“金甌永固”四個字,杯體上鑲嵌著各種珠寶36顆。
金甌永固杯是皇帝的專用器具,僅此一尊。如果你想看看,不難,只需花上幾十元錢,買張票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就能一睹此杯的真容;如果你想自己也能擁有這樣一個杯子的話,這個愿望恐怕就很難實現了。
夢想難實現,并不等于實現不了。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由故宮專造的“金甌永固杯”震撼發行了。”
這是“金甌永固”的一則廣告,在位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北門外的北京故宮宮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記者就看到一尊故宮專造的金甌永固杯。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尊金甌永固杯是由頂尖級文物專家和故宮的大師完全按照原杯的標準苛刻鑄造的,除了含金量只有36克,無法跟原杯相提并論之外,其他方面看起來跟真正的金甌永固杯沒有什么分別:“每一個下面都會有一個故宮金印 下面還有一個唯一編號11 13。故宮專造也是第一次 很權威 結合咱們新中國誕辰60周年之際來發行這個金甌永固杯,它就象征著這種富貴吉祥國泰民安。”
為了證實金甌永固杯的特殊身份,工作人員還特意向記者展示了杯子底部“故宮專造”的金印。廣告中宣稱這枚金印是至高權威的盛世寶印,也是至高價值的金字招牌。
帶著故宮專造的金字招牌,仿造的金甌永固杯隆重推出了,全球絕版6000尊,每尊售價19900元。
廣告對故宮專造金甌永固杯的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也做了進一步的展望,故宮專造金甌永固杯將來就是財富國寶,必將引發收藏、投資和饋贈的搶購熱潮。“錯過一定后悔一輩子”。
為了不讓自己后悔,記者當即表示要多買幾尊,結果卻被告知沒有現貨:“發貨過來的話,也是一批發10個過來,不是一次性全發過來的。咱們這邊是故宮這邊做的,但是咱們的廠家是在廣東那邊。”
故宮專造怎么突然間變成了廣東制造了呢?銷售人員解釋說:“我們屬于跟故宮合作單位。故宮專造這四個字就是故宮授權給我們的,就是說我們可以用故宮專造來給它開發一些周邊衍生的東西以達到宣傳它文化的效果。”
原來,所謂的故宮專造金甌永固杯只是北京故宮宮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故宮的名義生產發行的。銷售人員還說:“故宮專造的東西不光是說您看的有19900元的,甚至于說,我們可能幾百塊錢的東西上面也有故宮專造。”
果然,記者看到在貨架上陳列的幾百元的工藝品身上,也有“故宮專造”的字樣。既然是故宮授權,那么一旦產品有了問題,故宮會不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呢?
銷售人員解釋:“故宮不負責任,您可以直接對公司。既然授權了,就是說故宮直接負的責任就是,我們一旦把它的形象抹黑了。故宮可以不給我們授權就撤回所有的授權。”
記者提出要看看“故宮專造”的授權書,但是工作人員卻以授權書不在為由拒絕了我們的要求,那么,“故宮專造”的金字招牌與故宮什么關系呢?我們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發去了采訪函,很快,記者接到了故宮博物院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的電話答復,他告訴記者,“故宮專造”跟故宮沒關系。
記者問道:“ 那他們每天就在咱們門口賣啊?”
“這我還真不太清楚。”
記者追問:“他說故宮專造那個就是咱們故宮授權的而且還有授權書。這種做法不是嚴重損害了你們故宮的聲譽啦 。”
“是啊,這具體怎么維權,還是領導他們定吧。”
調查三:《珍郵》真的很珍貴嗎
“新中國第一套開國郵票 第一套建黨郵票 第一套建軍郵票 新中國第一枚錯版票 總共242枚1949年發行的文物原票匯集于一身的《珍郵1949》橫空出世了。242枚郵票就是242個潛在的升值機會,現在收藏了,以后無限升值。很多專家稱它為新中國成立60年郵藏界最高成就。”
廣告中說,《珍郵1949》中收集的郵票都是我國1949年發行的文物原票,都是有著60年歷史的珍貴文物,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重大題材,文物級的郵票,巨大的升值潛力,當然還得有一個權威的認證機構。《珍郵1949》是由中國郵票博物館精確鑒定, 權威保真 ,總共發行了1949套,每套售價8800元。
每套《珍郵1949》中都包含有242枚1949年發行的郵票,總共1949套,真的能搜集到這么多文物級的郵票嗎?為了弄個明白,記者來到了為《珍郵1949》出具鑒定和收藏證書的中國郵票博物館。令人奇怪的是,在展廳里,記者并沒有看到這套頗具收藏價值的《珍郵1949》。不過,工作人員對這套郵票并不陌生。
工作人員說:“那是我們館和別的公司合作,我們館監制然后發行的。”
記者問道:“監制是什么意思。”
“監制就是負責看他做冊子啊之類,看一下排列啊是怎么樣的,然后還有那個郵票的真偽。”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監制單位,他們主要負責鑒定郵票的真偽,《珍郵1949》中收集的郵票確實是1949年發行的文物原票。不過,至于到底是如何搜集到這么多文物級郵票的,這些郵票到底值多少錢,是否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就不在人家的職責范圍之內了。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記者又專程趕到北京市規模較大,郵票交易活躍的萬家馬甸郵幣卡市場進行了調查。結果,在這里記者還真地看到了不少《珍郵1949》中包含的郵票在出售。
電視廣告里說:“光新中國第一套郵票市場價已高達2800元。”但據記者調查,現在的市場價只要幾十塊錢,每家店鋪都有很多貨品。建國的第一套郵票也只要三十元錢。
廣告里還說:“珍郵1949里這枚錯版票可是1949年我國出現的第一枚錯版票。”但市場上的商家卻告訴記者,那些根本不叫座錯版票,而是加蓋票,市面上非常多,售價也只要五十元。
為了說明《珍郵1949》中郵票的價值以及升值空間,廣告中還拿整版的大進軍郵票和市場價高達38萬元左右的整版猴票做了一番比對:“猴票是1980年發行的,大進軍是1949年發行的,比猴票早了31年。猴票只是生肖題材,而大進軍是開國建軍題材和偉人題材的雙重至高規格的郵票。”
其實,整版的大進軍郵票在市面上,整版的100多枚只需幾百塊。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珍郵1949》中的文物級的郵票,在市場上很容易就能收集到,而且價格跟廣告中宣稱的有很大的差距。那么,如果自己在市場上搜集齊一套《珍郵1949》中的242枚郵票的話,到底能花多少錢呢?市場上的銷售人員告訴我們:“它本身的價值估計連1000塊錢都不到,幾百塊錢的事。電視廣告上的你別買,這東西就是做完禮品鬧的,成本也就幾百塊錢。”
相對于不到1000元的成本來說,8800元一套的《珍郵1949》顯然的就是一個天價了。
銷售人員還說:“這些都是解放區的垃圾票,弄完了在這兒騙人的。現在60年大慶了,裝訂成冊騙人。像月餅,80塊錢的月餅,裝在盒子里賣8888 那個道理一樣。”
調查四:如何沾上大師的光?
每逢特殊的日子,市場上總能看到一些蘊藏著紀念意義的瓷器作品問世。為迎接新中國60年華誕,各種瓷器又粉墨登場了:錦繡中華、黃金瓷王、中華春暉等等等等。個個都號稱是大師的作品,收藏價值震驚世人。既然是大師的作品,是用來收藏的,自然也就不是地攤上的那些日用瓷所能比了,這些瓷器的售價從一萬多到幾萬元不等。那么,這些瓷器真的值得收藏嗎?
有一幅名為“中華春暉”的瓷板畫,廣告中說,這件作品是由張松茂和徐亞鳳伉儷躬身親繪,歷經數年艱辛僅繪制了300套。每幅售價28600元。
“中華春暉”由千萬身價的瓷板畫夫妻大師首次聯手,價值更是無法估量!其收藏潛力不言而喻!
大師親繪造就了“中華春暉”無法估量的價值和不言而喻的收藏潛力,問題是,這300幅瓷板畫真的都是張松茂和徐亞鳳夫婦親手繪制的嗎?
在張松茂和徐亞鳳的兒子創辦的景德鎮市陶茗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記者找到了答案。
記者看到一幅張松茂親手繪制的一幅瓷板畫飛流直下三千尺,售價高達280萬元。還有一幅瓷板畫是由徐亞鳳親手繪制的獨做松風,售價13.8萬元。所有由張松茂或者徐亞鳳親手繪制的作品不論是盤子、瓶子還是瓷板畫,動輒十多萬,貴的甚至高達幾百萬,根本找不到像中華春暉那種僅賣28600元的東西。
景德鎮市陶茗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原由:“這個中華春暉就是我們公司生產的嘛,這個瓷板畫不是他們兩個人的畫。圖案是他兩個人的,它屬于是監制的。不然的話,他兩個人畫哪能畫那么多啊?兩個人的畫,原作哪能產那么多出來呢?他兩個人就是畫了一塊,放在那里的。就是原創,剩下的圖案什么的都是高工技工他們畫的。”
記者又問了原作的價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至少要八十萬。
原來,張松茂和徐亞鳳確實曾經親手繪制過一幅“中華春暉”瓷版畫,不過售價至少得80萬。而那些公開出售的300套“中華春暉”瓷版畫,只是由別人照著大師的原作畫出來的!同樣,另一款聲稱由張松茂和趙丹聯手制作,全國限量200套,售價為59600元的“黃金瓷王”,在這里也被證實不是大師親自繪制的作品:“是我們操作的,但是這個原作就像你說的一樣。就像剛才我跟你說的一樣的,大師有這種方面的作品。但是上面這個作品的,屬于監制的。”
同樣打著大師旗號隆重推出的還有這套號稱收藏價值震驚世人的《錦繡中華》由三個瓶組成,每個瓶都有不同的含義。比如中間的這個大瓶叫做祖國花正紅,構圖以華貴的牡丹和萬年常青的松柏為主,象征祖國蓬勃發展、基業常青。瓷器寓意深刻,作者更是不凡,《錦繡中華》是由陶瓷泰斗周國楨,"青花第一人“黃賣九” 兩位國家級的大師聯決創作,從構思到制作完成足足用了三年時間。(用廣告語)
記者在北京市朝陽區文化館見到了正在展銷的錦繡中華。
大師親筆手繪,每套《錦繡中華》都配有大師親筆簽名的收藏證書!
《錦繡中華》的廣告也印證了這位銷售人員的說法,這是周國楨和黃賣九兩位大師正在親手繪制《錦繡中華》的照片,廣告中還說,《錦繡中華》件件手繪,件件均由大師親筆創作簽名。
除了大師的親筆創作簽名為《錦繡中華》保駕護航之外,《錦繡中華》還是由中國收藏家協會、景德鎮市瓷局和景德鎮市文物局三大機構聯合監制的,全國限量999套,每套售價為29800元。
999套《錦繡中華》,每套3個瓶子,總共2997個瓶子,難道都是由周國楨和黃賣九兩位國家級的大師,一個瓶子一個瓶子地畫出來的嗎?
記者在景德鎮市找到了周國楨。
周國楨告訴記者,由于量比較大,他不可能親自一個一個的畫,所以只是負責他們的設計,對其進行創意和指導。
原來,周國楨和黃賣九兩位大師并沒有親手繪制那999套錦繡中華,只是幫著設計了一下,指導了一下。
曾經在《錦繡中華》的生產企業景德鎮名人陶瓷精品研究制作中心工作過的郭女士,當時也參與了《錦繡中華》的設計和創意工作。
郭女士告訴記者,《錦繡中華》的三個瓶子是分別仿照古代的玉壺春瓶和梅瓶做出來的,中間的主瓶代表政治,其余的兩個瓶是經濟和文化的化身,到底該往瓶子上畫什么圖案他們還是費了一番功夫的。好不容易湊出了《錦繡中華》三個瓶子上的圖案之后,就開始進入制作過程了。999套《錦繡中華》既然不是大師的手筆,那又是誰做出來的呢?
“我們是這樣子,這么大一個廠房嘛。就是很多工人,然后就是這樣 一個工人負責一道工序。比如說他是畫葉子的,就是一個工人他就每一個瓶子的葉子都是他一個人畫的,就是我這樣說你們都可能想象不到。就確實是說它是以流程來計算的,它就是生產線。
通過流水作業,由工人們一筆一筆畫出來的瓷瓶,然后再配上大師的親筆創作簽名,999套《錦繡中華》就隆重推出了。
除了大師的親筆簽名之外,每套錦繡中華還配有權威部門的監制證書。那么,所謂的監制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錦繡中華監制單位之一景德鎮市瓷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就是蓋過一個章,我們具體不參與它這個生產和設計過程。”
錦繡中華監制單位之一景德鎮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又說:“監制就是它必須有990套,第二個是不是這些大師們在畫的,就管他的這個。最后我們監制以后,要是他存在這種情況我們就不能讓他銷售了。我們蓋了章的證書說明哦,我看他們都有你們給他蓋了章的證書證明,這瓶子確實是這倆大師畫的。這999套肯定是他倆親手畫的。”
他們如此確定是大師親手繪制,再來聽聽周國楨大師本人是怎么說的:“因為它的量比較大 ,不可能我們一個一個給他畫 ,只是幫他設計一下幫他指導一下。”
看來,所謂的權威監制不過是徒有虛名,連周國楨大師自己都承認,他并沒有繪制那999套錦繡中華。真不知道大師親繪的結論,景德鎮市文物局是如何監制出來的!
結論:
目前市場上有些紀念品、工藝品打著博物館、文化局等名義進行宣傳,有的甚至還打著某某大師的名頭忽悠,請大家一定小心。還有,一些藏品以“限量”為賣點,炒作收藏價值,其實并非發行量越少就越好。
這樣一些郵票才具有收藏價值,比如:清代、民國的大部分郵票;“文革”郵票;發行量小的郵票,錯版被收回的郵票,還有一些熱門題材且發行量偏小的郵票,以及1991年以前的特種和紀念郵票小型張。另外還有一點特別重要,收藏價值與郵票的品相有關,破損的、皺皺巴巴的郵票,就沒什么升值空間了。
還要請消費者警惕這樣一些公司:“中國金銀幣總公司”,它是李鬼公司,真正的是“中國金幣總公司”。 “中國造幣總公司”,這也是李鬼公司,真正的是“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李鬼公司的紀念幣打著別人的旗號招遙撞騙,混淆視聽,咱們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