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公安部獲悉,自1月25日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以來,截至目前,各地已偵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20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50余名,搗毀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工廠”“黑窩點”220余個,清除了一大批有毒有害的“黑心食品”。
據了解,“打擊食品犯罪、保衛餐桌安全”專項行動為期一年,分春節期間打擊食品犯罪行動、春夏季鞏固前期成果深化打擊行動和夏秋季打源頭建機制行動三個階段。當前主要針對節日期間食品市場供需兩旺的特點,圍繞食用油、肉類、酒類、調味品、保健品、民俗特產等節日市場熱銷食品進行嚴打。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食品安全犯罪仍然高發的態勢,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不僅集中力量破大案,對工作中發現和群眾舉報的小案件,也會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全力維護群眾餐桌安全。同時,公安機關歡迎廣大群眾投訴舉報食品安全犯罪活動(公安部專項行動辦公室舉報電話010—58186722;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博同步接受舉報),查證屬實的將及時給予獎勵。
3日晚,公安部公布了6起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遼寧升泰肉廠制售有毒羊肉卷
1月29日,公安部部署遼寧等10省區市公安機關破獲遼陽縣升泰肉制品加工廠特大制售有毒有害羊肉卷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4名,搗毀生產窩點2處,查封生產線3條、生產設備10余套,查扣有毒有害羊肉卷及原料50余噸,案值達3000余萬元。
經查,該廠以鴨肉、羊油等為原料,非法購進并添加“保水劑”等物質,制售有毒有害羊肉卷銷往遼寧、吉林等地。經檢測,該“保水劑”亞硝酸鹽及防腐劑含量嚴重超標。
北京陽光一佰公司制售有害保健品
1月29日,公安部統一指揮江蘇、北京、河北公安機關集中收網,搗毀涉嫌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有害物質的北京陽光一佰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銷售、倉儲窩點5個。
該公司在生產的山芪參膠囊中非法添加禁用物質,產品銷往23個省區市,案值3000余萬元。
浙江溫州李某等制售假洋酒
近日,浙江公安機關偵破一特大制售假洋酒案,查獲假冒大拉菲、小拉菲等紅酒2000余瓶及其他品牌的假洋酒、葡萄酒等,價值1000余萬元。經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設立空殼公司,通過非正規
渠道購進假酒后銷售。
湖北襄陽“黑工廠”制售假可樂
近日,湖北襄陽公安機關搗毀2個生產假劣飲料“黑工廠”,查獲假劣“雪碧”“可口可樂”及名牌奶飲料等2000余件,假冒商標5萬余套,生產設備2套,抓獲涉案人員26名。
2012年8月以來,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劉某等購買制假設備、假冒商標,低價購進可樂香精、檸檬酸鈉等,經凈化、攪拌、灌裝后,假冒知名品牌飲料銷售,日產2000件以上,批發銷往陜西、河南、湖北等地,案值1000余萬元。
寧夏銀川黑作坊制售“毒豆芽”
近日,銀川公安機關會同農牧、工商等部門打掉兩處“毒豆芽”加工黑窩點,查繳“毒豆芽”6.3噸,查扣制售毒豆芽的無根催生劑、增鮮粉、注射液(獸藥)等非法添加物以及注射器等作案工具。
山東濰坊文某某等制售病死豬肉
1月26日,濰坊公安機關破獲一起制售病死豬肉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2012年6月以來,犯罪嫌疑人文某某等從壽光豐谷牧業有限公司養豬場等地大量收購病死豬,屠宰后銷往當地冷鮮肉店、肉餅鋪、市場豬肉攤位等,案值2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