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報耗時月余回訪,白云機場價格星級管理制形同虛設
■策劃:新快報記者 王中 鄧瑞燕
采寫:新快報記者 龐倩影 陸琨倩 見習記者 柯強 朱玲
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自2004年使用以來屢被指商品“天價”,機場方面雖多次采取措施“控價”,2009年更在全國首創餐飲價格“星級管理”、“部分商品限價”制度,承諾一年內解決餐飲物價虛高問題。新快報也在當年4月15日報道《白云機場首創價格星級管理制,一餐二十元吃飽》。
時隔三年,本報仍不斷接到消費者投訴機場高消費頑疾難改。記者耗時月余回訪,也發現所謂的“價格星級管理制”形同虛設,三星店本來一個套餐只能賣58元以下,可機場內仍有超過78元;“在機場大部分餐飲店吃飯只需二三十元就可搞掂”的豪語真的只是豪語,五六十元一碗面隨處可見。
現象1
二星店餐飲超限價達125%且偷工減料,一碗粉當套餐賣
“我敢負責任地保證,明年(2010年)4月份廣交會開始前,白云機場候機樓商業將有一個全新的面貌!”2009年4月14日,白云機場股份公司主管商業的負責人接受采訪時特別自信的豪語言猶在耳,他當時還保證了“機場在對水、餅干、方便面等基本零售商品進行限價的同時,還將把所有的餐飲店劃分為五個價格級別進行限價。屆時,旅客在機場大部分餐飲店吃飯只需二三十元就可以搞掂。”
而時隔三年,在接到消費者投訴說機場難改高消費后,新快報記者耗時月余對白云機場進行實地調查時,首先發現,所謂的價格星級管理制形同虛設。根據星級管理制度,二星單品限價20元,套餐限價為38元;三星單品限價48元,套餐限價為58元。
但11月14日,記者隨機走進一家標識為二星的餐飲店,其位于B區登機口的通道上,系一家名為逸臣的公司旗下的太平沙面館。記者在該店的餐牌中看到,一款“和味掌中寶”售價45元,一碗五香牛犢撈面套餐45元,比二星的單點限價20元、套餐限價38元分別高了125%和18%。
不僅價格超規定,而且還偷工減料。記者點了一碗標價30元的手打魚蛋粉套餐后卻發現,實際套餐中,并沒有餐牌標明的套餐配送的水果、清湯,完全不符合套餐的標準。
新快報記者也走訪了三星店,以中圖購物旗下的天錫樓為例,雖然其標注的是三星,但在里面一碗普通拉面的叫價就達58元,一個蘭州拉面套餐78元,也與限價規定中,三星單品不得超過48元,套餐不能超過58元不符。
現象2
礦泉水一瓶15元比比皆是 飲料超限價最高達2.5倍
除了對面食等餐點進行限價外,廣州白云機場2009年全國首創的價格星級管理還規定,要求三星級餐飲店中飲用水限價8元/瓶,飲料限價10元/瓶。新快報記者走訪則看到,目前飲用水、飲料的價格均現超標,15元一瓶的礦泉水比比皆是。
11月10日,在出發大廳的4號門旁,一家標識三星的風雅老樹咖啡粉面簡餐的餐牌中,記者看到大部分的套餐、單品的標價都與限價上限48元、58元一致,也有一部分超過限價范圍,如一杯藍山咖啡售價為60元,一份紅燒牛腩飯標價為60元。
但超出限價更多的是該餐飲店內的飲料、飲用水。在餐廳門口陳列的冰柜內,記者看到,店內只銷售昆侖山礦泉水、依云礦泉水、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三種高價礦泉水,并沒有消費者熟知的怡寶、農夫山泉等,而且價格也明顯高于星級標準。此外,礦泉水和飲料售賣價格堂食與帶走也相差一倍,如依云礦泉水和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堂食為30元,帶走則為15元。根據餐飲三星標準,飲用水的限價為8元。而其他飲料也存在同樣現象,如加多寶堂食20元,帶走10元;紅牛堂食26元,帶走15元。這些也明顯高于飲料限價10元的規定。
更值得一提的是,白云機場內餐飲店的飲料,似乎由商家隨意定價,價格極其混亂,同種商品價差最高可達一倍;甚至是在同一家公司下面的不同店鋪,同一種商品也有不同的定價。
一罐喜力啤酒在B區B1—B4登機口的生利惠龍咖啡簡餐店,賣到40元(該店未明示星級);在B201—B213登機口的逸臣盛天下茶文化主題餐廳(三星),賣到35元,超限價2.5倍;而同樣是在逸臣的店,在逸臣美食廣場,喜力為20元。
那么,既然機場內餐飲店對飲用水和飲料的定價完全不按限價要求進行,價格星級制度是否對機場內餐飲店有約束作用?記者致電機場候機樓管理中心詢問相關情況,對方回應,“這個是在招商合同中就有規定,現在還沒有新的招商合同,規定沒有變化”,當記者再詢問是否可以公開這部分制度,對方以管理制度太多及涉及機密的理由拒絕提供。
現象3
人流密集區所布均三星店 一星店難覓蹤影
三年過去了,現在要在白云機場以二三十元吃頓飯仍不是易事。根據星級管理制度,二星單品限價20元,套餐限價為38元;三星單品限價48元,套餐限價為58元。也就是說,只有在二星以下的餐館內才可以二三十元搞掂一頓飯,但記者走訪看到,人流密集的三樓出發大廳,四家餐館都為三星。而在一樓商業區內,一共15家餐飲僅有4家屬二星級(部分餐飲并無標識星級,記者按餐牌價格判斷價格星級水平)。
不僅數量少,這些能提供便宜價格的餐飲大部分都處于角落位置,非常難找,其中兩家分別位于主干道的兩端盡頭:一家為逸臣簡餐,一份三菜一湯的套餐售25元;另一家大漁快餐一份雞尖飯30元。而位于商業區岔道內的一家川西小吃,餐品價格在5元至38元之間,5元一盤花生米,一份紅燒牛肉飯22元。二星級餐飲雖價格均較為便宜,不過光顧的似乎并不以旅客居多。11月10日,記者在12:30至2:00的午餐高峰期走訪看到,這些餐飲店內有不少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在用餐,卻少見拖著行李的旅客。
出發大廳尚且難吃到二三十元的餐點,更何況進入安檢區,倘若消費者一旦遭遇班機誤點或者轉機的話,就要在安檢區待上很長一段時間,期間渴了、餓了,就只能強忍著或者硬著頭皮消費。
記者觀察
質量、品牌定位均是浮云星級評定標準竟以位置衡量
對于機場物價偏高的問題,白云機場在2009年就公布了一項餐飲價格星級管理制度,當時機場主管商業的負責人對媒體介紹,考慮到投資成本和環境條件,白云機場實現“同城同價”的參照系是市區三四星酒店,所謂“價格星級管理”就是對不同價格檔次的餐廳進行分類,以星級標示各檔次的價格水平,向旅客作出明確的價格指引。其當時承諾,讓旅客在乘機路上能找到平價餐飲。
然而,記者走訪發現,機場內店鋪的星級劃分僅從限價的高低來進行了區分,但星級標準究竟是根據何種類型的店鋪、何種經營范圍,或者是多大面積來劃分的呢?劃分標準仍不得而知。根據記者的調查,星級的劃分標準應更多地是按照店鋪所處來衡量,而并非考慮到了商品的質量、品牌的檔次等等。因為在白云機場內大部分人流密集區,餐飲均標識為三星,如在三樓出發大廳,四家餐飲店的星級都為三星級,而在候機大樓內,也幾乎都是三星級餐廳的天下,平價餐飲難尋。但在一樓的商業區,兩家二星級的餐飲店都位于人流稀少,旅客難以尋找到的角落。(來源:新快報)
相關組文
真功夫肯德 基同城不同價 機場內均變相提價
國際機場比較:香港臺北和新加坡均保證同城同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