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先生訂購的一款海鷗手表,訂單通知預計9月14日-10月6日送達,但9月8日就被亞馬遜以采購不到貨為由單方面刪除訂單。
下單時明明顯示“有貨”,訂單卻被單方面取消缺貨時明明可以“下單鎖價”,承諾卻變為一紙空文促銷時稱采購不到訂單商品,促銷結束不久同款商品又高價出售
■新快報記者 韓禎
近來,參加了亞馬遜(微博)(中國,下同)9月份手表促銷活動的不少消費者有些憤怒,他們精心選擇的貨品卻被亞馬遜單方面私自取消了訂單。新快報近日便接到了夏先生等4位消費者的爆料,其中,夏先生就稱,在上述亞馬遜的促銷中,他購買了三塊手表被亞馬遜單方面取消了訂單,其中一款海鷗牌手表在顯示“有貨”的情況下,訂單仍然被刪除。而亞馬遜給出的補償僅是10元的禮品卡。
對此,亞馬遜中國通過其公關公司給新快報回復竟稱,促銷時庫存有限,公司收到訂單后才去采購,但采購不到商品,所以取消了訂單。
對于如此解釋,消費者顯然難以接受。有消費者就此質疑:促銷活動中,已經缺貨的產品為什么會生成訂單,而不是提示缺貨,暫時無法下單?這反映了亞馬遜完全不顧消費者購物感受;大型促銷活動,為何不預先考慮到庫存因素?收到訂單再采購,亞馬遜的采購倉儲能力值得質疑;奔著實惠而去,但亞馬遜卻可隨意取消訂單,活動結束后又高價出售同款商品,這是否已經涉嫌欺詐消費者呢?如此虛假促銷,亞馬遜難以再獲取信任。
顯示“有貨”但三塊表全部被取消亞馬遜僅賠“10元”了事
這一個多月以來,夏先生有點窩火。9月5日,在亞馬遜推出的“名表新品折上最高立減500元”的促銷的活動中,夏先生分別購買了一塊原價780元的海鷗手表(型號為白盤鋼帶自動機械男表M1655)和兩塊原價558元的依波手表(其中一款型號為依波運動休閑系列石英男表06213237),價格總計1896元。
由于當天亞馬遜推出在網站輸入優惠代碼便可最高減免500元的優惠活動,活動截止到9月14日,夏先生購買的三塊手表優惠后總價僅為396元。
就在夏先生等待收貨的時候,9月9日卻收到了亞馬遜發來的“貨品無法發出”的郵件。亞馬遜在郵件中稱:“很抱歉,您的訂單C02-5993998-1957620(依波手表)中的如下商品由于我們將不能采購到貨,無法為您發出。我們已將缺貨商品刪除。”
11日,亞馬遜又給夏先生發去了郵件,這次是“取消訂單”的郵件:“非常抱歉,您賬戶中購買的商品:海鷗及依波品牌手表,因產品是促銷特價產品,貨源有限造成缺貨,所以無法滿足您的訂購需求,商品訂單將被取消。”隨后,亞馬遜為夏先生“賠付”了10元的禮品卡。
夏先生認為,亞馬遜在未與其取得聯系的情況下,擅自刪除了自己的訂單,雖然沒有受到實質性的損失,但對亞馬遜的滿意度大打折扣。
對此,亞馬遜的公關公司告訴記者:“根據亞馬遜中國發貨的流程,都是發郵件提醒,不可能每個人電話通知,所以取消了訂單,并為消費者賠付了10元的禮品卡作為補償。”
缺貨狀態可以先訂購鎖價但訂單照樣被單方面刪除
與夏先生一樣窩火的還有黃先生和李先生。黃先生向新快報投訴其也遭遇了亞馬遜單方面刪除訂單的事情,“我訂購了一款依波表,頁面雖然顯示無貨,但亞馬遜有一個下單鎖價的承諾,可是到最后有貨了,訂單還是無法恢復。”
記者在一份亞馬遜9月5日當天活動時頁面截圖中看見,亞馬遜對于此次活動的優惠做出如下保證:“558元的依波06213237與依波06213534兩款手表,輸入之前的優惠碼后為58元包郵……不過兩款均為暫時缺貨狀態,不過可以下單鎖價,建議選擇貨到付款的方式。”
黃先生表示,9月18日,他發現亞馬遜又將上述其中一款依波表(型號06213237)上架銷售。黃先生認為,按照亞馬遜承諾的“下單鎖價”,既然已經有貨,亞馬遜就應該按照原先的訂單履行合同。
不過,黃先生告訴記者,他與另外一位有同樣遭遇的李先生和亞馬遜溝通多次,但亞馬遜始終拒絕履行其原有的訂單,并表示刪除的訂單無法恢復。如此一來,下單鎖價變成了一紙空文。
李先生就表示,他遇到了提價銷售的情況。他告訴記者:“按照亞馬遜當時的活動規則,在無貨的時候,用戶依然可以下單訂購,我訂購了一款依波表,后來還是被取消了訂單。但不久后我發現亞馬遜網站上又有相同款式的手表在銷售,只不過價格沒有促銷時那么優惠,要上千塊錢。”
至少73位消費者反映遭遇亞馬遜單方面解除訂單
記者了解到,在亞馬遜“9·5”促銷活動中,目前至少有73位消費者反映遇到了亞馬遜單方面解除訂單的情況,并且對于亞馬遜最終只愿賠付10元的禮品卡的解決方式感到不滿。這些消費者也曾聯系組織了維權的團隊,計劃對亞馬遜提出訴訟。不過,最終由于訴訟成本太高,目前還未提出訴訟。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委員張延來表示,電商在促銷活動時,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電商自己備貨,超過庫存就顯示缺貨無法下單,另外一種是前面消費者下訂單,電商再去跟廠商調貨。“不管是哪種情況,按照《合同法》規定,都是要在促銷活動中披露活動規則的。”
亞馬遜公關公司的負責人表示:“根據亞馬遜中國的送貨流程規定,當發貨時雙方的合同才成立,這個在用戶注冊時有協議和條款是需要用戶閱讀完畢后同意的。”
亞馬遜發給買家的確認訂單郵件最后有句話“此訂單確認信息僅確認我們收到了你的訂單,只有在我們向你發出送貨確認的電子郵件通知你已經將產品發出才成立”,該表述是否合法有效,是否構成附合同生效條件的條款?
張延來表示:“目前來看,業界對于電商公司和用戶之間的合同什么時候產生效力是有爭議的,對于用戶來說,電商的相關規定,用戶是沒有辦法修改協議,是帶有對消費者不平等的協議。”
同時,張延來提醒消費者,在網購時,如果遇到需要維權的事件,最好可以找公證處來保存相關證據,屆時如若提起訴訟,證據可為法庭所接受。
亞馬遜回應
用戶下單后再去采購商品
對此,亞馬遜透過其公關公司回應稱:“之所以訂單被取消,是因為客戶所訂購的產品在下單時已經處于缺貨的狀態。”
而對于夏先生訂購的海鷗手表下訂單時仍顯示“有貨”狀態,并且在郵件中標出了預計送達時間“9月14日—10月6日”一事,亞馬遜公關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操作是不可能出現的情況,當時的活動是特價的活動,約有1000款產品,所以缺貨的情況比較多,海鷗表的情況是別人在線先付款了,而該消費者因為沒有付款,導致了時間差,造成了缺貨的情況。”
在與亞馬遜公關公司相關負責人的溝通過程中,該負責人強調:“亞馬遜本著客戶第一的原則,在收到訂單后立即去采購,但是從商家那采購不到產品,只能無奈取消訂單。”
而對于下單鎖價,聲稱無貨卻還在銷售,并且拒絕履行訂單一事,截至發稿時,亞馬遜仍未作出回應。
專家
不履行“下單鎖價”承諾涉嫌違約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購與維權專家姚建芳指出,由于電商公司的原因導致訂單取消,產品沒有發貨到消費者,不管是貨到付款和在線付款的形式,電商只是以采購不到為由要取消訂單,也要和用戶溝通取消訂單,而不是單方面取消訂單。
而對于下單時有貨,結果卻因缺貨取消訂單的情況,姚建芳表示,這樣的情況存在,消費者看見網站狀態是有貨的,可能是商家的系統更新比較緩慢,沒有修改庫存情況。但是,如果電商正在進行促銷活動的時候,處于低價銷售階段,商家此時出現提價銷售,這就是商家的誠信問題。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委員張延來告訴新快報記者,根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亞馬遜在網站上打出了“下單鎖價”承諾,最后卻取消訂單沒有履行,涉嫌違約。而發送的郵件中表示“無貨取消訂單”,卻仍在網站上銷售,涉嫌欺詐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