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機構對市面上銷售的36款手機拆解后進行化學分析發現,每部手機都含有鉛、汞等有毒物質中的至少一種。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專業機構對廢舊手機進行處理。面對“手機之毒”,消費者應該何去何從?
市民趙女士今年40多歲,是一家公司的中層干部。由于經常與外界有業務往來,手機是她工作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對于手機的“毒性”,趙女士表示不知情。
像趙女士一樣,對手機含有的有毒物質的危害據不知情的不在少數。隨著通訊功能越來越強大,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根據國外機構對市面上銷售的36款手機拆解后進行的化學分析顯示,每部手機都含有鉛、汞等重金屬物質中的至少一種,長期與這些物質接觸,對人體生育產生影響,會導致胎兒缺陷等問題。對于手機電子元件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質,市民普遍認為,處理和回收手機的工作尤為重要。
至于消費者關心的手機發熱會不會造成重金屬揮發,從而導致人體中毒的問題。目前國內這方面研究還很少,情況還不好判斷。廢舊手機的零件中含有鉛、汞等多種有害物質,直接丟棄會嚴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如果將手機塑料外殼直接焚燒,會產生含氯的有毒物質等。據了解,我國現在還沒有一個專業機構對廢舊手機進行處理。不少市民建議,應該盡快建立相關法律法規,讓手機回收規范化。
梁水晶 據《央廣新聞》 X096
新聞鏈接
“有毒”手機可致胎兒缺陷
近日有國外研究者拆解市面上銷售的36款手機,包括蘋果、三星(微博)、摩托羅拉(微博)等,對其進行化學分析,發現這些無處不在的電子產品內藏著的有毒化學物質多到令人難以置信!其中,電話聽筒部位含有毒化學物質最多,可致胎兒缺陷等問題。根據各種手機環保綜合評分,摩托羅拉Citrus最安全,iPhone5排第5,三星Galaxy SIII排第9。而所有接受檢測的手機中毒性最大的是iPhone 2G,其毒性高到促使綠色和平組織對其構成的環境危害發出了警告。
專家連線
重金屬遇高溫揮發
國內研究尚不成熟
對于研究報告稱,任何一款手機內都至少會含有鉛、溴、汞和鎘等危險化學物質中一種的說法,南京師范大學化科院楊教授告訴記者,手機的電子元件含重金屬,業內都是知道的。
楊教授說,手機的重金屬對人造成危害一般不會通過消化系統而是呼吸系統,因為重金屬遇高溫會揮發,而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提高,手機使用時發熱情況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楊教授表示:“至于手機發熱會不會造成重金屬揮發,從而導致人中毒,目前國內這方面研究的人還很少很不成熟,國人除了知道打手機有輻射對人不好,接通和撥通電話時輻射特別高,手機外殼很臟這些常識,其他知道很少。楊教授呼吁國內可以有更多的機構開展手機安全方面的研究。”X096
高峽/制圖 H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