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合肥訊(記者洪敬譜)9月初,安徽省合肥市10余名嬰幼兒因為感冒發燒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醫大第一醫院)治療后,普遍出現休克狀況。經醫院積極救治,這些孩子目前病情穩定。9月11日中午,合肥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致電本報記者稱,目前正在對這些嬰幼兒使用的注射用炎琥寧進行檢測,會及時向本報公布檢測結果。目前,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已將該省內使用的生產批號為12102863、規格為80mg的注射用炎琥寧全部召回。
9月9日晚上,合肥市民刁先生等10多位嬰幼兒家長向本報記者反映稱,自己的孩子在安醫大第一醫院看病輸液,之后出現休克情況,家長們懷疑使用的藥品存在安全問題。
記者了解到,這10余名孩子的年齡集中在6個月至3歲之間。
安醫大第一醫院醫務處副處長黃志勇9月10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早在9月1日該院也發生過1例嬰兒休克的病例,但醫院以為是正常的不良反應。直到9月3日當天連續發生5例嬰幼兒休克的不良反映,才引起醫院的重視。
“當天我們對這種不良反應進行了分析,排除了溶劑、空氣、針頭等導致不良反應的可能,最終懷疑是與使用的藥品有關。”黃志勇告訴記者。在此情況下,安徽醫大第一醫院決定對出現不良反應的嬰幼兒進行免費住院治療,并立即封存了炎琥寧、頭孢等相關藥品,啟動了不良反應檢測系統。隨后醫院發現,在發生不良反應的嬰幼兒中,90%都使用了由重慶藥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炎琥寧注射劑。
“家長9月3日上午反映情況時,醫院沒有及時重視,導致之后陸續出現了類似的情況,醫院應該承擔管理方面失職的責任。”黃志勇說,“如果該事件是藥品的原因造成的,醫院也是受害方,等有關部門的鑒定結果出來后,醫院會及時聯系家長協商賠償事宜。”
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9月1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9月3日至4日,安醫大第一醫院出現10余名嬰幼兒在使用炎琥寧注射劑輸液后出現寒戰、發熱、紫紺等過敏性反應。事發后醫務人員立即采取停藥、吸氧、抗過敏等治療處理措施,病人體征平穩,部分病人轉入病房觀察治療,現病情好轉。之后,該院全部停用重慶藥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2102863、規格為80mg的注射用炎琥寧。
據悉,安醫大第一醫院已于9月5日將相關藥品不良事件報告到了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并書面向合肥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合肥市藥監局的相關人員也于9月6日趕赴安醫大第一醫院展開現場核實調查,對醫院藥劑科、西藥庫、住院藥房、外科藥房、急診藥房、供應室和物資設備處藥品及使用的一次性輸液器的購進、使用、儲存、庫存等進行了調查,要求醫院對庫存的2299支注射用炎琥寧暫停使用,并對該藥品進行了抽樣。
此外,安徽省藥監局還要求該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密切關注此事,了解該藥品在安徽省其他醫療機構有無該批號注射用炎琥寧的不良反應報告。
本報將繼續關注該事件的進展。
●相關鏈接
江蘇叫停炎琥寧
記者從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區民營醫療機構協會官方網站了解到,今年8月30日,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有11名患者在使用標示為重慶藥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2102961的注射用炎琥寧時出現寒戰等不良反應,常州市鐘樓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立即對該批號藥品進行抽樣送檢。經常州市藥品檢驗所檢驗,該批號藥品細菌內毒素項目不合格。江蘇省藥監局已要求全省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立即停止銷售、使用該批號產品,并依法處理不合格藥品。
另據了解,早在2009年9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第23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曾指出,穿琥寧注射劑和炎琥寧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問題較為突出,使用這兩種注射劑時應嚴格掌握適應癥,并謹慎用于兒童患者。
(洪敬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