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所公辦園學位緊張,家長提前兩天排隊等號
■新快報記者 尹來 實習生 劉穎
幼兒園招生年年火爆,今年也不例外。昨天是全市幼兒園統一招新的第一天,今年不少區屬公辦幼兒園都停招小小班,小班學位略有增加,但競爭卻更顯激烈。有家長提前兩天通宵排隊,有家長連續兩年“自愿捐贈”贊助費,也有家長“海投”報名表只求一中……可公辦幼兒園的學位依舊如“空中浮云”、神秘莫測。而且雖然物價部門明令禁收贊助費等費用,但家長仍感嘆,現在是你愿意交,沒條子也進不去。
50個名額200人爭搶
“昨天開始拿號的,但提前兩天就有人排隊了。”昨天上午,逸景幼兒園門口,家長拿號進入幼兒園報名。
由于今年海珠區公辦幼兒園不招小小班,逸景幼兒園小班的招生名額從去年的30個增至50個,但依然無法滿足小區家長的要求。“去年,家長還只是提前一天開始排隊。今年5月10日就開始有人排隊了,后來幼兒園放號,排隊的家長才散了。”有家長說,到11日15時,小班的報名人數已達到200人。園方一名負責人說,孩子太多,但小區里就只有一家公辦幼兒園,“這么多人來報名,我們也沒辦法,招收不了的只能去民辦”。
不少家長都很焦慮,提前廣撒網,在多家幼兒園進行了報名。一位李姓大媽就報了3所幼兒園。還有一位媽媽表示,自己的孩子已經4歲了,去年報名這家幼兒園就沒有報上。“去年我們交了2.8萬元的贊助費,但還是沒進去。”聽說今年招生人數比較多,她趕緊再來試試看,“今年如果還沒有選上,就繼續在家里帶,還是想上公辦幼兒園。”
“入園關鍵是有關系”
報名人數這么多,幼兒園究竟怎么錄取?新快報記者采訪發現有些公辦幼兒園是抽簽,但大部分公辦園都是拿號面試,但最后的錄取結果和拿號的先后順序沒有關系,園方大多根據孩子的表現“綜合考慮”。
“其實這些面試都是走形式,關鍵還是要有關系。”有家長就豪不客氣地指出,雖然今年物價局明令禁止幼兒園收取贊助費、捐資助學費等費用,但還是有公辦幼兒園提出要認捐“贊助費”。
“你想交都沒用,還得要有關系,這個錢才送得進去,否則,你愿意多交都不行。”有家長表示,去年和她同時報名的人,就“通過關系入園”。“后來他們告訴我要怎么找人,要找哪些人。”今年,他們第二次報名,但并不抱太大希望,“我們還報了其他的幼兒園,到這里來就是碰碰運氣”。
還有一些公辦幼兒園則另有“潛規則”:番禺鐘村某公辦幼兒園今年招收50人,但大部分名額提前就分給了該園自辦的早教班,只有幾個名額拿出來對外招生。
仍存在收取“贊助費”
更多的幼兒園態度曖昧,大都不愿意對外公布他們的收費標準,而是請家長一個個進去面談。海珠區一位家長表示,小區民辦園金碧第二幼兒園開出小小班的保育費是五個月8000元,再加上基本的生活用品費,規定“必須”要上的“黃金學習班”等費用,一個月大概2000元。“他跟你說黃金班是自愿報名,可又會暗示你,若不選擇,孩子收的幾率就會小很多。那你家長上不上?”而該小區唯一的一所公辦園收費雖然沒有上漲,但還是要收贊助費,去年,該公辦園的贊助費是2.8萬元到3萬元。
番禺家長梁女士反映,該小區附近一村屬公辦園,不僅學位緊張,而且學費還漲了一倍。“去年是800元/月,今年是1600元/月,贊助費還要另交1萬元。”梁女士算了下,這樣下來,孩子讀公辦園的費用與民辦園相差無幾,“太貴了!”
家長語錄
沒辦法,現在的幼兒園不是有錢就能進的,比上大學還難。報這么多個,總有一個會中的吧!"
去年我們交了2.8萬元的贊助費,但還是沒進去。今年如果還沒有選上,就繼續在家里帶,還是想上公辦幼兒園。"
你想交(贊助費)都沒用,還得要有關系,這個錢才送得進去,否則,你愿意多交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