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 (河南臺記者 王丹)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部分企業在為網絡投訴焦頭爛額,網上“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成為一種職業。一些號稱能刪帖的“專業刪帖公司”生意明顯火爆,刪帖價格水漲船高。記者暗訪刪帖公司后得知,“3·15”前后刪掉“黑帖”價格翻番,律師稱收錢刪帖子屬非法經營。
這幾天多位市民反映,收到留有QQ號的刪帖廣告短信、郵件,稱能幫企業在“3·15”前后刪除網絡負面信息。而在網上,也有網友抱怨自己遭遇莫名被刪帖。
網友:我是年前買了一款品牌燃氣熱水器,這才剛用了不到100天它就工作不正常了,找售后解決問題總是推三阻四的,我一生氣,就在帖吧上把這事兒前前后后說了說,沒知道沒過幾天帖子可不見了。我說的都是事實,憑什么刪我的帖子?
同樣的遭遇還發生在不少網民身上,記者在百度(微博)中輸入“刪帖”或者“刪帖公司”,會搜索到海量關于“專業刪除負面信息”的刪帖廣告。根據這些“專業刪帖公司”廣告網頁提供的聯系方式,記者以“河南某公司公關人員,要在3·15期間消除網絡負面影響”為由,與幾家家刪貼公司聯系,他們無一例外都承諾,90%以上的貼子都能輕松搞定。
記者:我想問一下刪帖這個服務都哪一類的能刪?
刪貼公司:這些網站百分之九十幾的我這邊都能操作。
記者:哪些是不能刪的?
刪貼公司:就是有些政府的網站。
記者:你們價格方面是怎樣收費的?
刪貼公司:按條來收,每個網站不一樣價格,像門戶網站,比如新浪、搜狐、人民網、新華網這些肯定就高。地方網站稍微便宜一點。我估計也就是兩千塊錢左右吧。
并且,這位來自北京某刪貼公司的王先生還向記者透露,這些動輒數千元的刪貼費,他們只不過賺取10——20%的中間費用,而其余的都要交付給網站,以此來達成目的。
刪貼公司:因為我們都有這種渠道,我們以前做廣告和做網絡媒體,和這種網站各大門戶網站和地方網站,論壇都有密切的合作,我們都是通過這個合作關系來刪除的,有些不知道的客戶就以為我們找黑客什么,肯定是不可取的。
隨后,記者又聯系到了廣州的某刪貼公司,據這位負責人透露,隨著“3·15”的臨近和兩會召開,“專業刪帖公司”生意明顯火爆了起來,刪帖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但這些刪貼公司幾乎都不提供發票。這些號稱能夠輕松刪除一切網絡負面信息的刪除公司,大多是以網絡公關、危機公關為名,而且大部分都來自北京、上海和廣州這些網絡技術發達的城市,而交易的付款方式大多使用匯款、支付寶(微博)這樣的方式。
記者:我怎么付錢呢?是你先刪我再給錢?還是我給錢你再刪?
刪貼公司:第一次合作,我們都是先刪后付款,刪除以后你們要立刻打給我們這個錢,用網銀直接付過來,我們這邊一查就ok了,很快的。要是金額數額太多的話,我們就必須得刪一下付一下款,這樣對雙方都一個安全的保證。
而對于是否會遇到辦事不交錢的主兒?這些刪貼公司表示并不擔心:
刪帖公司:這不怕的,你必須要留下很多你的信息,比如公司的信息電話、地址、手機號碼這些都必須要留的。
河南強人律師事務所律師郭世民告訴記者,這種拿人錢財、替人刪帖的行為,首先暴露出相關信息監管條例上存在的真空,其次屬非法經營,如果這些人為求刪帖給網站的網管、版主送錢等,則構成行賄。
郭世民:網絡刪帖人用一種網絡刪帖的辦法牟利,肯定得不到工商部門的認可,就是說它沒有網絡刪帖的職能和資質。國家的工商法規不可能允許設立這樣的公司,屬于非法經營。網站你本身就發帖子,現在又跟刪帖公司或者刪帖的個人采取一種不陽光的經濟手段掙錢,那么他就屬于一種商業賄賂行為。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網絡刪帖走在法律邊緣的灰色地帶,既有它的合理性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專家表示要規范互聯網的發展要從根上抑制類似花錢刪帖這樣灰色產業鏈的滋生蔓延,還是應該在互聯網監管立法上下功夫,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微博)是這樣說的。
方興東:政府管理部門還是要有一個明確規范,另外網站這塊要有一個操作規范,畢竟網站數量是有限的網民數量是無限的。所以,我覺得通過網站跟管理部門能把相關規范制定出來,我覺得這是完全可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