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趙麗莉)今天長假結束了,準備進入工作狀態的市民發現,節后街頭許多洗車店、飯館都沒營業,不僅洗車難,在外吃飯也難。面對節后這些消費市場的“真空期”,誰來彌補呢?
洗車價格翻了一倍
“從城南到城西跑了十多個路段,大部分洗車店都沒有開門,僅有一兩家開門的洗車店不僅排長隊,而且價格高了一倍,只好回家自己端盆水洗車了。”為了以干凈的形象開始新的工作,昨日下午,市民楊先生到處找洗車店無功而返。記者走訪了西安近20家洗車店發現,只有8家開始營業。據了解,節后洗車店都存在供不應求、人手短缺、成本增高等因素坐地漲價,而目前國家對洗車行業的價格沒有規定,商家有權自主定價,消費者可自主選擇。年后餐飲業處于“真空期”
洗車難,吃飯也不容易。“想吃碗軟面都很難。”在高新區工作的袁女士從老家回西安兩天了,一日三餐不是用方便面對付,就是到快餐店湊合。“我們商場里不少人中午都在泡方便面。”在賽格電腦城工作的李先生無奈地說,售貨員平時中午就在街頭小飯館輪流吃飯,現在飯館都沒開門,大家只好集體吃方便面了。
記者了解到,放心早餐要等到2月7日才開始營業,不少回家過年的飯館在2月份才恢復。一家飯店行政經理告訴記者,小餐館未營業,一些大飯店因為職工未全到位,也處于“半休假”狀態,上菜時間也需要等待,特別是人多的時候,一個菜等上半個小時是常事。另外,節后是餐飲業跳槽的高峰期,加上服務員難招餐飲業用工缺口逐漸擴大,特別是年后這段時間處于“真空期”,吃飯難是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