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一度是網上最熱門的話題,受到消費者和商家的歡迎。
對商家來說,雖然團購價格較低,但一來可以賺個人氣,二來也可以薄利多銷,是一種不錯的營銷方式。
萬達商圈的陳小姐,也是參與團購的商家之一。
但最近她卻因為團購搞得很煩:活動已經搞了,團購網站卻使出了“拖”字訣,遲遲不發團購款。
在寧波,團購糾紛不斷,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
這家網站叫“24券團購網”。
昨天,本報記者調查發現,被該網站拖欠貨款的商家還不少。
商家:活動早已結束, 貨款拖了又拖
陳小姐是鄞州一家公司的老板,專做錄音服務。
2011年11月,她的公司在24券團購網上,參與了一次錄音體驗團購,為消費者提供唱歌、攝錄、拍照及刻成光盤的一條龍服務。
這些服務原價310元,團購價僅49元,團購期內,一共賣出了50份體驗券。
活動2011年12月初就已結束。根據合同,24券應該打兩次款,在產品下架后14個工作日打50%的款,在有效期結束后再結清尾款。
然而,直到目前,陳小姐也沒收到團購的款。
“我們問了很多次,對方就說資金鏈問題……”陳小姐說,后來網站又和她說,續約的商家能夠優先打款,于是她又簽了份新合同,但是至今還是沒有拿到欠款。
商家討債,搬空了辦公室
昨天,記者來到了“24券”寧波辦事處。
辦公室都空著,沒有任何工作人員。
記者在門口遇到了一位前來催討欠款的商戶老陳。
老陳說,24券寧波站對9月、10月、11月參與活動的商家,都存在欠款的情況。
“10月的活動,現在錢還沒給,欠了六七千……”老陳說。12月的時候,他也來過一次,當天除了他,還有十幾家商戶也在場一起催討。
網站雖然表態年后還錢,但很多商家都不相信。
最終,公安部門的監督下,一些商戶搬了些電腦、電視機、打字機作為抵債。
“據說我那次來,是最后一撥,之前有的商戶拿了17臺電腦,還有些沒拿到的,就準備起訴了!崩详愓f。
老陳還說,現在業內都在傳,網站方面已經撤離寧波了。
網站工作人員承認資金出了問題
昨天,記者撥打了網站的電話。
工作人員答復說,陳小姐拖欠的款,肯定會給的,不過要到年后了!11月的時候,資金是出了問題,但現在融資到了,估計2月1日回來,公司會處理的。”
工作人員說,24券寧波站,有10多個業務員,除了陳小姐,還有很多商家的錢沒付,目前光他手上,就有3個商家的款還沒付。
“這個事情,總部也知道,而且我們的工資都欠著,我就欠了1萬元沒給呢!”
至于拖欠商戶的具體數量,工作人員表示,他不便透露,就匆匆掛斷了電話。
律師:網站單方面違約,涉嫌詐騙
記者在國內各大門戶網站和新聞網站搜索發現,24券團購網站,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拖欠商家貨款的情況。
24券團購網CEO杜一楠(微博)曾表示,“熬過這個特殊時期,公司一定會有個交代”,但沒有說出拖欠商家貨款的具體原因。
不過,不管原因如何,拖欠商家貨款總是不對的。
浙江合創律師事務所的葉律師認為,照陳小姐說的情況,根據合同法,網站已經違法了。
“遵照雙方合同替客戶代收貨款,屬于一種保管行為,F在網站逾期不歸還貨款,屬于單方面違約。商戶可以憑合同,和完成服務的憑證,向網站注冊地法院提起訴訟追究其民事責任!比~律師說,如果網站拖欠貨款數額巨大,且再三拖延,就涉嫌詐騙,商戶可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網站魚龍混雜,團購須謹慎
如今的團購網站,魚龍混雜,市民在購物時,究竟該怎么選擇呢?
業內人士說,首先盡量選擇一些大的團購品牌。
另外,市民在團購時,如果是全額付款的,一般可以相信。如果是先墊付定金,要到店再付錢的,就要小心了!斑@種情況,一般是網站沒錢給商家,只能賺個差價。”
另外,對于全額付款的團購網,也要小心,不要只顧著貪便宜,“有些團購網,就賺個一兩毛,只為賺個人氣,還有些都是商家和網站貼錢去做的,隨時可能倒,市民在購買時,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