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辯稱每年由廠家自檢,質監局反駁其混淆概念,漏掉第二道年檢程序
近日,本報接到熱心讀者反映:“華山路匯寶花園B區近百部電梯2006年至今沒進行過正常養護了,得知此事的居民們怕啊!怕電梯哪一天掉下來!”于是,本報記者就此事展開了調查。
81部電梯都沒有安檢合格標識
11月18日10時許,記者來到匯寶國際花園B區,園區內共有28棟樓,每棟樓都有電梯,共計81部。
記者在5號樓的電梯中看到,電梯右上角貼有電梯生產廠家(東芝電梯)的故障投訴電話和搭乘電梯時的注意事項,但并未張貼電梯年檢《安全檢驗合格》標識。同時有一個信號接收器,閃著紅燈,放著音樂,有居民告訴記者,這是“電梯安全衛士”。隨后記者走訪了10棟樓,每棟樓電梯的情況都是如此。
居民王大姐告訴記者:“2004年的房子,這么多年也沒看見誰對電梯進行過維修!有時候上電梯感覺忽悠忽悠的,怕啊!膽突地……”“這電梯也曾經關過人,在行駛中突然停止了,嚇得里面的人趕緊呼救,物業跑來修好的……”
我國規定電梯每年必須檢驗
市質監局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電梯檢測部部長張明赫介紹:按照國家規定,電梯應強制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檢驗機構應由國家認可。檢驗后,將《安全檢驗合格》標識貼在電梯內,表示該電梯是“健康”的。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安全檢驗標志》所標注的下次檢驗日期前1個月,向規定的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據我們了解,匯寶國際花園的電梯沒有申請過‘年檢’。因為費用的問題,他們直接省了‘年檢’。正常情況,如果不‘年檢’,質監部門就會對電梯監管方下責令書并強制檢驗;若情況嚴重,將處以2000元—20000元罰款;如果還不按規定檢驗,質監部門有權封停‘拒檢’電梯。但考慮到百姓出行,實際上很難強行封停電梯,處罰規定非常不好執行。”
物業稱電梯每年由廠家維護
記者隨后走進了負責該小區的“佳寶匯”物業服務公司,屋內有兩男一女3名工作人員。對于記者所問電梯多年沒有年檢的問題,3個人都支支吾吾的,稱最近公司有人事變動,目前沒有總經理,負責此事的客服主管還有病請假了。
最后,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的電梯年年都經過東芝電梯公司的檢查、保養和維護,所以能夠保障電梯的安全。之所以沒有質監局所要求的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標識,是因為我們是2004年的小區,安電梯時沒有對講機等在電梯內部可以求救的裝置,硬件不能達到質監局的標準。今年,我們統一安了‘電梯安全衛士’。如果發現有人員被困,我們會接到反饋即時查看,予以施救或幫助找專人進行施救。”
“和汽車一樣,電梯也需要保養和維護,我們稱之為電梯的自檢。國家強制電梯每年要由符合資質的公司進行保養和維護,這是保障電梯安全的第一道屏障。經過自檢的電梯由維護單位出具自檢報告后,質監局才能進行年檢。年檢合格后給予《安全檢驗合格》標識。所以,物業辯稱的每年都維護是不負責任的,直接省了電梯安全的第二道保護,是在向居民混淆自檢與年檢的概念。”張明赫解釋。
業委會應監管物業電梯費使用
電梯年檢需要費用,不同的電梯,年檢費用不同。按照張明赫的估計,匯寶國際花園B座的電梯,一部電梯的年檢費用大概在1500元左右。記者粗算一下,園區內81部電梯,不年檢每年可省12萬余元。
“我們每年都按照國家的安全標準來對這81部電梯進行保養與維護。可現在的情況是,壓力全部集中在我們一家公司。由于居民要出行,無法停封電梯,又要保障電梯的安全,就只好這么辦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東芝電梯有限公司沈陽辦事處的負責人解釋。
記者了解到,該小區的電梯費為每張電梯卡每個月12元,由物業公司強制征收。因為物業所收的電梯費里面包含電梯維護和保養的費用,所以物業規定每戶至少要保證交一份電梯費,保證一張電梯卡。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坦承,有很多業主因為樓層低不樂意交電梯費。
張明赫認為:“物業公司總換,罰款沒錢,封電梯還影響居民出行……種種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狀。物業公司坦然地撇開了第二道保護,給居民帶來了安全隱患。行之有效的辦法還是業主委員會能夠將此問題重視起來,監管物業公司的電梯費使用情況。明晰賬目,按照國家的強制要求進行電梯的年檢和自檢。”
本報記者 陳扶宜 攝影 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