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造紙廠大多在當地環保部門有“保護傘”,在遇到上級環保機關下來檢查時,提前得到通知,將設備停工兩三天,在躲過風頭后,又照舊生產。這些沒有任何環保設施的非法小造紙廠的泛濫,讓我們本就十分貧乏的資源,變得更加稀缺,環境更加惡化。這些企業,沒有先進的技術設備,規模又小,所產生有限的經濟利益都是靠大口地吞噬資源、無所顧忌地排放廢物。這些小造紙企業,是國家“十一五”嚴厲禁止的行業,無行業資質和環評相關手續。我們簡單統計了一下,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濰坊市壽光市臺頭鎮、臥鋪鎮和王高鎮都有十余家到幾十家不等的非法小造紙廠。
這些小造紙廠大多連廠牌都沒有,他們利用大型造紙廠的油墨渣生產瓦楞紙,并直接將剩余的廢渣、廢液在農村的地頭、河溝隨處排放,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極為嚴重污染。據知情人向我們透露,這些小造紙廠一年從我們山東的大型造紙廠內收購幾十萬噸的油墨渣用來造紙,我們特意在網絡上查找了關于油墨渣的相關資料,油墨渣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和苯聚合物,這些有毒、有害物質一旦處理不好必將對人、畜及地下水資源造成更為嚴重的危害。而普通的焚燒處理不僅不能解決污染問題,還將釋放出劇毒物質二惡英。
這些非法小造紙廠公然違反環保法和國家產業政策,在國家嚴厲禁止的情況下,偷偷開工建設并投產,并將為處理的廢水、廢氣和廢渣直接排入環境。1997年起,國家經貿委下發了淘汰落后、關停包括小煉鐵、小煉焦、小化肥、小造紙、小煤窯在內“五小”企業的有關法規法令,國家把關停“五小”企業作為解決環境污染的首要舉措,大力落實。這些“五小企業”技術水平落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 ,加劇了能源緊張的狀況,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對大氣、水資源、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嚴重威脅周邊環境和百姓的正常生活,“五小”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按說,早該淘汰出局。可它們不僅沒有死亡,而且發展勢頭還很勇猛。是因為它們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私人成本低,社會成本高。而產品由私人成本定價,“五小”占了便宜,所以到現在也沒有被淘汰掉。目前,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國人已經形成共識。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居民
中央政府也把可持續發展列為經濟發展戰略之一,并專門發文,對“五小”強制性地實行破產關閉。這種措施,不僅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方面,效果立竿見影,還帶來了市場秩序的明顯好轉。可以說,關閉“五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請政府依法嚴厲查處,堅決取締,以維護法律的尊嚴,保護人民的根本權益。
聲明: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
qq:3239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