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記者從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日前被查出潛在致癌物溴酸鹽超標的哈藥“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已于今年6月停產進行整頓。
國家質檢總局網站8月30日公布瓶(桶)裝飲用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全國2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211家企業生產的220種飲用水被抽查,其中哈藥“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被檢出潛在致癌物溴酸鹽超標,生產日期為3月11日。
據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處處長岳忠澤介紹,溴酸鹽是礦泉水或山泉水等天然水源經過臭氧消毒后生成的副產品,2009年10月開始,溴酸鹽被我國正式列入飲用水檢驗項目。
岳忠澤說,今年6月中旬,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哈藥集團制藥六廠飲用水進行3批次抽查,發現兩次合格,6月4日生產的“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存在溴酸鹽超標。
哈爾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隨即對這一批次20多萬瓶“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進行查封,勒令哈藥集團制藥六廠停止“純中純”弱堿性飲用水生產,并罰款46萬元。
據悉,對國家質檢總局檢測出的生產于3月11日的溴酸鹽超標飲用水數量和流通范圍正在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