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部分民辦中小學存在虛假宣傳、亂承諾、亂收費等問題
日前,記者接到廣州白云區一姓劉的家長電話投訴,他說幫女兒報名白云區某民辦學校之后,才發現學校的招生宣傳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大相徑庭。根據這一線索,記者日前深入到廣州一些民辦中小學招生現場進行了一番調查,結果發現,部分民辦中小學存在虛假宣傳、亂承諾、亂收費等問題。
貓膩1 招生宣傳貨不對板
日前,記者在白云區看到,一民辦學校的招生宣傳簡章上寫著“我校是某某學校直接管理的中學,學校70%的教師來自廣外附設、華師附中等公辦品牌學校,辦學質量高,值得信賴”等字,格外醒目。經過調查,記者發現,實際上該校只有少數幾個教師是在上述學校退休后被反聘過來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民辦學校的生源競爭非常激烈、招生壓力越來越大,一些民辦學校在招生過程中難免存在不規范的行為,尤其是進行偷換概念、夸大其辭的招生宣傳。據了解,有少數屬于“名校辦民校”一類的學校,“雖然面孔是公辦學校,但本質還是民辦學校”,而在實際招生過程中,這些學校的招生負責人通常向家長宣稱自己是“名校辦的附屬學校,不但教師都是來自名校的優秀師資,而且教學質量也很高”,讓學生、家長誤以為自己報讀的學校就是一所公辦學校,但等到報了名,交了錢,上了學以后,學生家長才知道原來不是這么回事情。
事實上,“名校辦民校”中絕大部分是正規辦學招生,他們當中或者依托名校的師資優勢,或者采用名校的管理優勢,有一些“名校辦民校”在教育質量和管理上與母體學校水平相當。但是,也有部分學校學校在教學管理、教育質量和師資水平上距離自己所依托的母體公辦名校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其師資來源并非是母體學校派送,在管理上也不是接受母體學校的管理,有的學校幾乎沒有教師是來自母體學校,只是掛名而已。但是,為了招到足夠的生源,學校的招生辦老師對自己的“短處”避而不談。
貓膩2 上課教師承擔招生任務
近日在白云區一外來工子弟學校門口,記者看到兩個老師站在一張桌子旁,頂著烈日在派發學校的招生簡章。記者以為是學校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上前一問才知兩位老師原是該校初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和物理老師。他們告訴記者:在招生旺季,該校老師走出學校招生是每年都有的事情,他們還算幸運,就在學校門口派發簡章,而他們的不少同事必須到周邊一些人口密集地區去“擺攤”招人。
一位多年從事招生工作的民辦高收費學校招生辦老師日前則告訴記者,如果把一所民辦學校比作一家企業,那么招生辦就是營銷部門,對于一所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要害部門。這位自稱在學校里當了10年“銷售總監”的老師透露,由于生源關乎著一所民辦學校的存亡,很多民辦學校一到招生旺季就會在全校老師中進行“總動員”,并且把招生數量當作對老師進行工資考核的重要指標。他指出,在許多民辦學校,招生辦的考核一切都要“用數字來說話”,每一位班主任、學科老師通常也必須完成3~5個招生指標。據稱,即使是普通老師,若沒有完成“上面規定的招生指標”,也要扣工資和獎金。只有完成任務,老師才能拿到全額工資和獎金。
據介紹,一些民辦學校的老師由于承擔招生任務,在招生旺季難以專心備課教學,如此一來學校的教學質量就會“打折扣”。
貓膩3 承諾過高,無實質內容
日前,芳村區一家長向記者投訴稱,她的小孩去年小學畢業,孩子電腦派位分到的公辦學校不是很理想,于是她把孩子送到民辦學校;孩子的數學非常薄弱,當時在報讀某民辦中學的時候,該校招生辦工作人員告訴她,學校進行的是個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對于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生進來后,學校有開設專門的“培優補差”課,結果孩子進去半年了,也就是偶爾周末會有幾節補課,還要收錢。
對此,廣州一所民辦學校的招生辦H老師指出,“在招生過程中許下過高的承諾來誤導學生、家長,也是民辦學校招生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上述所提到的有一些學校為了吸引學生報讀,于是向家長承諾入學后對孩子進行“培優補差”、“個性化教育”。而事實上,這些承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是被大打折扣了,學生進入學校后,還是“大眾化”的教育,所謂的“培優補差”也只是偶爾搞一些輔導和競賽,沒有實質性的內容。但為了能夠招到足夠的新生,招生辦的老師是窮盡所能,“可就顧不上這些了”。
貓膩4 校園“開放日”虛有其表
招生旺季,不少民辦學校都舉行各式各樣的校園開放日、公開課,從幼兒園到高中,每個層次的學校都有。據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吸引很多家長當場決定報名的公開課、開放日,其實都是經過學校數次“彩排”的,向學生、家長展示的“都是學校最光鮮的一面”。其實,有一些民辦學校,通常都不敢讓家長真正地走近學校的日常課堂,因為學校的實際教學質量、學生評價并不高。
貓膩5 通過“招生代理人”搶生源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發現,不管是知名民辦學校,還是普通外來工子弟學校,“招生代理人”成為行內默認的事實。據了解,一些知名民辦學校的“招生代理人”,工作主要是負責招到一批優質的生源。而在一些普通的民辦學校,“招生代理人”的工作則是為學校招納普通學生,越多越好。
部分民辦學校甚至以“好處費”、“宣傳費”等手段,來吸引一些小學或幼兒園的校長、畢業班班主任充當“招生代理人”。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廣州,現在的行情是“招生代理人”幫忙招到一名學生,就能拿到400~1000元的回扣。采取這種招生手法的不僅有純民辦學校,還有不少“名校辦民校”。
在“好處費”的刺激下,部分小學老師、校長就成了民辦學校的“招生代理人”,在小學畢業測試前幫忙向學生、家長發放招生簡章,自然還會“熱心”地向學生、家長推薦甚至鼓動學生報讀某些民辦學校。
廣州曝光民辦中小學招生貓膩 先低收費后亂收費
2008-03-11 14:57 信息時報 楊啟蒙 李珍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粉鍋洗拖把 湖南雨花亭無名粉店被責令關門整
- 2巴比饅頭豆漿超齡半年 負責人稱生產日期打錯
- 3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實施
- 4遼寧鳳城供暖不達標 市民寒冷中苦熬迎春節
- 5體操隊總教練被曝享巨額招待 17人花費16萬
- 6網曝廣佛地下“援交網絡” 高中大學生當“援
- 7中石化被曝“獎金門” 虛假套現1400多萬
- 8工程院新院士名單涉嫌泄露:32人1個月前被猜
- 9湖北江陵“最牛女縣委常委”范潔 26歲4年升遷
- 10網曝四川某副縣長穿五六千元名鞋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