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雪根 實習生張喬喬 北京報道
由于相當多的消費者遭遇“分時度假”的陷阱,引發諸多消費糾紛,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小心“分時度假”陷阱。
據介紹,分時度假企業往往采取多種方式將消費者誘導到現場,展開強大的宣傳攻勢,誤導消費。不僅如此,“分時度假”的業務員還采取一對一的講解方式,采用長時間洗腦式宣傳,強迫銷售者消費。同時,“分時度假”合同存在著欺詐性,有諸多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條款。在“違約責任”一項中,未約定分時度假企業不能提供有關服務時應承擔責任的條款。
“分時度假”的推銷員還向消費者宣傳參加“分時度假”是一項投資,可以通過買賣增值。購買后,消費者才發現產品根本租不出去,且接受服務之前要一次性交納高額費用。
為了避免消費者在參加“分時度假”時受到侵害,北京市工商局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特別提示消費者:一是理智對待,謹慎選擇。如果消費者有興趣,應該仔細研讀合同條文,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期”,再簽訂合同。
二是仔細閱讀合同條款,謹慎簽約。如對分時度假企業相關簽證承諾、機票、餐飲、投資回報等問題,要求企業在合同中明確做出規定,并要求經營者將相關口頭承諾寫入合同。
三是警惕公司破產風險。“分時度假”采取會員制的方式,最長時間為40年,最短也是5年,一旦經營者倒閉破產,消費者要考慮這種預期消費風險是否值得。
分時度假有陷阱 北京市消協發布警示
2008-03-11 14:57 中華工商時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粉鍋洗拖把 湖南雨花亭無名粉店被責令關門整
- 2巴比饅頭豆漿超齡半年 負責人稱生產日期打錯
- 3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實施
- 4遼寧鳳城供暖不達標 市民寒冷中苦熬迎春節
- 5體操隊總教練被曝享巨額招待 17人花費16萬
- 6網曝廣佛地下“援交網絡” 高中大學生當“援
- 7中石化被曝“獎金門” 虛假套現1400多萬
- 8工程院新院士名單涉嫌泄露:32人1個月前被猜
- 9湖北江陵“最牛女縣委常委”范潔 26歲4年升遷
- 10網曝四川某副縣長穿五六千元名鞋視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