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很多學生便選擇了先就業后上學的路徑。而壟斷行業由于崗位穩定福利待遇好,成了學生們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目標。于是,騙子就鉆了空子。河南百余學生在花費數萬元買了去高速公路收費站做正式職工的“交通廳內部指標”后,卻莫名其妙地做了勤雜工,其中半途輟學的大學生亦不在少數。記者歷時半月調查,終于揭開了這一離奇騙局的真相。
大學生:假指標毀了真前程
閆女士是鄭州市某銀行的普通職工,丈夫在鄭州一電廠上班,女兒小文在鄭州市中原路某高校讀書。
2006年2月,閆女士丈夫的一個同事稱自己認識“高管局”的人,可以安排人到高速公路上工作。“他還說,上大學有什么用,現在好多大學畢業生還找不到工作呢!”閆女士思考再三,最后和女兒簡單商量后,決定買“指標”。“現在想想我真后悔自己當時的決定!”
不久后,閆女士便和丈夫的同事一起把3.5萬元錢交給了一個姓鮑的女子,交完錢后女兒便被一名叫夏長蓮的人帶到了河南同樂高速科技有限公司培訓。“姓鮑的說夏長蓮是“高管局”的,我當時毫不猶豫地相信了。”培訓3個月后,對方讓小文在家等通知。當月小文被夏長蓮和同樂公司的負責人普現中安排到中原高速鄭州南站上班。“兩個月后的一天深夜,我女兒抱著衣服等東西哭著回到家,說自己受騙了,她在那一直都是當服務員。當時我們一家三口抱頭痛哭。”
閆女士說:“當初看一切都挺順利的,小文就從學校退學了。學校老師還說讓我們等等再退學,可我們沒聽!”說這話時,閆女士哽咽了,淚水從臉上滾落:“是我們兩口毀了小文的一生,好好的學都沒法上了,現在她一直躲在許昌老家,說死也不來鄭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