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劑身份之謎
保鮮劑身份之謎
保鮮劑身份之謎
今年4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監管懲處措施,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同時這個《通知》當中還指出,在食品當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當前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要把打擊各類違法添加行為作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那么就在前不久,我們欄目接到了一份來自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原法人的實名舉報,反映這家企業非法生產用于肉腸制品的食品添加劑。針對這個舉報,我們的記者趕到了南京進行了調查。
在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原法人張建國的家中,他向記者出示了一張在2008年會計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可疑票據,正是這張票據,讓他對公司一種新產品的原料產生了懷疑。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原法人 張建國
在它的帳冊和憑證里面發現了這張票,結果我一看憑我的經驗我就知道這個原料是從個人那邊采購過來的,不是從正規的生產企業來的,因為正規生產企業自己都會開具就是正式的增值稅發票,而這種發票是從街道財稅所開出來的發票,而且街道財稅所只對個人不對單位的。
在這張由街道財稅所開具的發票上標明: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將一筆45783元的款項支付給了一個叫王前武的個人。而企業內部和這一筆款項對應的入庫單顯示:這筆款項中的41400元是用于購買的一種單價為230元每公斤的混合物。南京麗源香料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香精香料的工廠,但來自企業員工的反映,這種混合物并不是用來加工香精香料的,而是用來生產一種復合防腐劑,這種復合防腐劑主要是用在肉灌腸制品里,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保鮮劑。不過,這種保鮮劑的原料進貨和生產過程卻顯得有些神秘。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原法人 張建國
公司供應部門也給我反映,講公司其他的原料,生產香精的原料都是有正規的合格渠道,都是有合格供方,唯獨這個產品沒有,而且就是公司的法人對它這個開綠燈的,而且也不讓他們經手 所謂的混合粉這里面究竟是什么成分我們就無法得知了。
在張建國的家中,他向記者展示了從工廠生產現場取得的一些所謂混合物的樣品,顯然,通過肉眼觀察無法判斷這種混合物里到底有什么成分。為了解開這一疑團,記者來到了麗源公司。在生產車間,記者發現,車間里幾幅窗簾算是將車間和外界進行了隔離,而生產設備就是兩臺混合攪拌機。雖然車間沒有生產,但里面存放有一些已經包裝好的保鮮劑產品。
記者發現,車間里的一些生產原料上面,并沒有原料名稱,而是用一些英文和數字組成的代碼來進行區分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生產經理 桑華
我們公司內部管理是代碼,為了保密起見。
記者:那這個產品的原材料在哪呢?
都沒有了,全部沒有了,全部用完了
由于工廠當天并沒有生產,記者無法親眼見到生產現場的“混合物”。不過公司負責研發這種保鮮劑產品的工程師周永俊告訴記者,他研制的保鮮劑的配方包括麥芽糊精、葡萄糖內酯、山梨酸鉀、乳酸鏈球菌素、雙乙酸鈉、微晶纖維素這六種成分。至于那張可疑票據里標示為混合物的原材料是什么,他也不知情。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工程師 周永俊
我真的不知道,因為生產是由生產(部門)具體去操作的,我只管把配方 把產品研發出來交給公司。
隨后,記者找到公司負責人,他對混合物的成分作出了這樣的解釋。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牧
材料部分吧,就是我剛才講的,實際上是分割的,雖然是這六種材料,但是呢 我配的時候一部分是單獨配的,一部分是公開配的 就是這樣 所以說 如果講混合物的話,那我們就把我們自己配的那一塊算作混合物。
根據麗源公司工程師提供的配料表,公司生產保鮮劑的六種原材料雖然都屬于GB2760國標規定允許在肉制品里使用的添加劑。但是,這種叫做保鮮劑的復合防腐劑中,能起到防腐作用的防腐劑就有山梨酸鉀、乳酸鏈球菌素、雙乙酸鈉等三種,對于這樣添加的依據,公司的工程師自己也說不清楚。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工程師 周永俊
文獻里面只是告訴你一個參考值,而真正應用到實際應用當中,應該是靠我們自己不斷地去試驗,不斷地去培養,這樣才能出來這樣一個結果,是這樣一個情況。
盡管連工程師自身都說不清楚為什么要在這種保鮮劑中添加三種不同的防腐劑,但公司的負責人卻一再聲明他們的產品很安全。為了表明自己產品的安全性,公司出示了這個產品的企業標準和相關的檢測報告。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董事 楊秀玲
記者:針對你這個配方的相應的安全性評估有嗎?
有的。
記者:哪來的?
也是請專家來做,我們自己單方面肯定是做不好的。
記者:專家的評估結果呢?
結果(在)標準上面
記者發現,這份企業標準里只對感官指標和一些簡單的重金屬殘留進行了規定,對其中各種添加劑復合添加后可能帶來的變化和產物,以及與之相關的工藝控制、檢測方法都沒有提及。相關的檢驗報告,僅僅是根據企業自己制定的標準花錢委托相關機構檢測后得出檢驗合格的結論。對于企業負責人提及的專家評估報告,記者多次要求查閱,但是企業始終未能提供。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牧
我們這個是一個實踐的一個過程,因為安全這個不是簡單我們這種企業(做的事)。
這種復合防腐劑,南京麗源公司從2010年1月開始生產銷售。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這種由公司自己研究出的所謂保鮮劑,由于防腐效果不錯,成為了公司的主打產品。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牧
記者:一年銷多少?
我算一下,有幾十噸吧。
【主持人】
南京麗源香料公司生產的這種名為保鮮劑的復合添加劑,雖然標明的幾種成分都是國家標準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但是并不代表生產出來的復合添加劑就是安全的,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說,他們沒有能力對這種復合添加劑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就是這種并沒有進行過安全評估的復合添加劑,因為具有較強的防腐效果,竟然成了麗源公司的主打產品,堂而皇之賣到了不少肉制品廠。在進一步調查過程中,記者發現這種神秘的復合添加劑不僅沒有合法身份,而且暴露出復合添加劑里邊隱藏的食品安全風險。
在南京市質監局,記者首先對這種保鮮劑產品標簽上的信息進行了查詢。
南京質監局食品處副處長 吳娟
從這個它所明示的這個生產許可證號來看的話,生產企業是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當時給它發證的這個范圍是香精。
盡管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具有香精的生產許可證。但是執法人員指出這種保鮮劑產品并不屬于香精香料的生產類別,而是屬于防腐劑類別,不能共用一個生產許可證。
南京質監局食品處副處長 吳娟
這個生產許可證號是它這個麗源香精有限公司的香精香料的許可證號,而它實際上標識的是保鮮劑,保鮮劑通過我們查詢,它沒有取得證,它沒有取得生產許可證,那么所以說就這個標簽來講,我們(認為公司)有可能涉嫌兩個方面,第一個它超出許可范圍生產,因為給它的是香精的證,它其實生產的是防腐劑,超出了許可它的范圍了。第二個它還有 冒充QS標志,因為沒有取得證的話是不能打QS標志的。
根據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的保鮮劑產品涉嫌無證非法生產復合防腐劑,并且涉嫌冒用QS質量認證標志的情況,南京質監局及下屬秦淮分局的執法人員迅速趕到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
南京麗源香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牧
記者:許可證是什么產品的許可證。
真的是食用香精的許可證。
記者:也就是說另外一個產品的許可證,用在了你這個保鮮劑的產品上面是不是?
對,如果這樣講是這種情況。
記者:那您覺得這種行為是屬于什么行為呢?
就說標簽,我們這個標簽上面 可能在標識上面出現錯誤。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銷售或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列入目錄的產品。偽造、變造、生產許可證標志和編號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還規定:偽造或者冒用QS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通過清點,質監執法人員在現場查封了一噸多成品保鮮劑。執法部門表示:針對麗源公司的違法行為,將依法查處。
南京質監局稽查處處長 王進秀
這個企業,確實涉嫌存在無證生產食品添加劑,就是這個復合食品添加劑,和冒用質量標志的這個違法行為 它的無證生產這個行為,我局將依據食品安全法對這個企業進行嚴肅處理,冒用質量標志,在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個產品質量法上也有明確的規定,可以依法查處。
專家指出,雖然國標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對22大類2400多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添加數量進行了嚴格規定。但是目前食品添加劑在生產、使用環節依然存在濫用和非法添加的現象。
食品安全監管研究學者 劉鵬
我們在添加劑的生產也好,使用也好,甚至最后所謂添加的過程當中也好,存在一些濫用的情況,甚至一些為了單純迎合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不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而去追求消費者的這種消費的滿意 需求的滿足,而刻意或者是沒有原則進行比較亂象的這種復合添加現象。
單一的食品添加劑在生產和使用環節存在的濫用現象,同樣可能存在于成分組合更為復雜的復合添加劑。相關專家指出:如果復合添加劑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與食物成分之間的吸收利用關系,沒有得到詳盡的研究,很有可能帶來更高的安全風險。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胡小松
往往新的東西,出來的話,還應該有一個更長時間的觀察,在沒有更加長(時間)的觀察下的話,非常快地貌似去確定一種技術,并廣泛應用的話,可能帶來的副作用的風險就會提高。
目前,各國關于食品添加劑安全使用的限量值,都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共同成立的專家委員會提出。這個專家委員會每年通過協商會議公布出各種添加劑每日容許攝入量的ADI值,各國再依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在ADI值范圍內制定出本國的限量值。這個數據,需要經過長期復雜深入地研究才能得出。如果將我國準許添加的2400多種添加劑,互相間進行復合添加生產出復合添加劑,其組合數量驚人,要想每一種組合都進行安全評估,顯然不可能。
食品安全監管研究學者 劉鵬
因為我們知道,每種添加劑它在生產的過程當中,它在運用過程當中,它本身就是一個有風險的過程。那么當他們合在一起以后,可能還會產生出一些新的風險。那么這種風險不但是具有累積的效應 反而還一種所謂的擴大的效應 我們應該有進一步的目標去限制,甚至在很大的監管層上采取一些強硬的措施來禁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指出,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非食品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是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要想真正解決這一難題必須標本兼治,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同時,還要加大打擊和懲處的力度。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 辦公室主任 張勇
一個是強化監測;一個是強化日常的監管;一個是強化誠信體系的建設;一個是強化我們的責任體系。同時我們的司法部門也在加緊這方面的工作,對于食品安全犯罪分子 要依照《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對于他們從嚴懲處,這樣的話,營造一個良好的食品安全環境。
【主持人】
在食品生產業界有這么一句話: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食品工業。的確,食品添加劑能讓生產出來的食品在色、香、味等方面更加出色,而且也能滿足食品保鮮、防腐、運輸等各種實用方面的需求。所以專家也提醒我們廣大消費者,要正確認識食品添加劑,不要盲目地談添加劑而色變。但是另一個方面,安全性對于食品添加劑而言是最基本的門檻,是不可逾越的紅線。而要想保證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標準的不斷完善和提高就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4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中明確指出:衛生部要從嚴審核、制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國家標準,在2011年年底前要制定并公布復合配方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志標準。而在標準不斷完善的基礎上,更為重要的問題是落實問題,只有各級政府和各部門各環節把監督管理落到實處,制度和標準才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食品非法添加物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才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