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到5月8日,記者經歷近一周的時間臥底空調維修行業,工人如流水、半年一換的維修員自己的技術就是個“半成品”,四五個人的公司還什么活都敢接。記者在暗訪期間經歷了島城近十處空調的安裝和維修現場,對空調維修黑幕有了深入的了解:保修期內的空調維修沒油水,維修公司都接保外的活,維修工成了換件工,整個空調換了最好 ;小毛病說成大毛病,利潤高達十幾倍,維修工現場發難加價,客戶不懂只能接受。
但是維修工人的生活并不光鮮,來回五六公里的路程要背著幾十公斤的氟利昂和火堿前往維修,一不小心手腕上撒了點火堿,一會兒的功夫就燒出了幾個流著血的“肉坑”,四五個人的午飯花了不到十塊錢,艱辛的生活給了記者不一樣的體會。
對話公司職員
維修工多是“半吊子”
經聯系,記者在5月3日順利進入李滄九水路一家家電維修公司做維修學徒工,5月3日一天的時間里,因為經理沒有在公司,記者并沒有外出工作的機會。但是記者在跟業務員和維修員的交談中,了解到了這家公司的基本營運模式,下面是記者和三名職員之間的談話。
員工一:鞏亮(化名),山東臨沂人,25歲,從事家電維修工作近兩年。
記者:公司的主要業務是什么?
鞏亮:現在天氣剛剛回暖,安裝空調和維修空調剛剛開始,你來得很是時候,咱們無論是空調安裝,還是空調維修都在做。除了空調業務之外,還有熱水器,這個也很賺錢。
記者:一般能賺多少?
鞏亮:一般都是一倍的利潤,公司拿大頭,工人拿提成,只要賣一個熱水器或者空調,都能提成五六百塊錢,你想想利潤有多少。
記者:我想學點技術,就不用做業務了吧?
鞏亮:現在維修和業務基本不分開,做維修的也可以賣空調,做業務的也會一點維修,但是都是半吊子(不專業),變頻的(空調)就不會修了。
員工二:王良(化名),山東濟寧人,19歲,從事家電維修一年。
記者:咱們公司有多少員工?
王良:喏,就這么幾個(指著辦公桌),一共也就是四五個人,都走不少了。
記者:你是什么樣的空調都會修嗎?
王良:哪能啊,我是中專畢業的,學校里學的專業是家電維修,但是基本上學出來也會不了多少東西,原來我在文昌閣那邊干過一段時間,也沒學到什么東西,人家都不教給你啊,現在我也就是只能簡單地修修,做個清潔什么的,復雜的變頻空調就比較難了,那樣的不會(修)。
記者:我多長時間能學會維修?
王良:在這里你也學不會什么,我都學了好幾年了,才是這個樣。
員工三:王悅(化名),貴州人,公司會計。
記者:現在維修工能拿多少錢的工資。
王悅:這個不一定,干得多拿的就多,干得少拿的肯定就少啊。
記者:平均呢?
王悅:有的是一千多,有的多的是三千多。
記者:你能拿多少?
王悅:我是一千五左右吧。
記者:我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習維修?
王悅:先簽了合同再說。
臥底維修公司
收費是成本的十幾倍是常事
在等待了一個上午以后,5月3日下午 ,記者再次來到九水路上的維修公司,會計王悅再次跟記者提出了簽合同的事情 ,“如果同意的話,你們先把合同簽了再說吧。”記者并不急于簽合同,“等經理回來再說吧。”記者以經理不在為由,拒絕了會計催促記者簽合同的要求。
要想學技術,先做發帖員
維修工王良告訴記者:“這樣的合同我們也簽了一份,當時第一天她(會計)讓我簽的時候,我想回去考慮一下,結果第二天我拿過去的時候,她說要罰我20塊錢,說是合同晚交了一天。”王良還告訴記者說:“ 這里的工資計算絕對有問題,明明是可以發到一千多的工資,結果什么都扣,結果扣到只剩下幾百塊錢。”
一直到下午三四點鐘,記者看到公司經理依然沒有來,就催促會計王悅聯系經理,“我不能一直在這里等啊,要不你聯系一下經理,看看我現在能干什么活吧。”記者提出要求。經過聯系,王悅告訴記者:“經理安排你先上網發帖子,宣傳公司的聯系方式,錄用以后也是基本上每天都得發帖子,要想學空調維修技術的話,得等上三個月。”
記者大惑不解,問為什么非得等到三個月以后才能學習空調維修技術,“我們這里只有經理的技術還好點,等經理有空的時候,才能教你空調維修。另外,現在空調維修的活剛剛開始,并不算太多,現在維修比較多的是熱水器,你可以先學怎么修熱水器,那個很簡單。”
工人如流水,半年換一撥
“一開始的時候,我也很受不了,又累又掙不著錢,但是因為簽了合同,現在也算是習慣了,前一段時間,經理的老鄉都走了,說是干不了。”維修工王良告訴記者,“現在公司里面最老的一個員工是拿工資最高的,已經干了半年了,基本上可以說是半年的時間中,公司員工更新了一遍。”
公司提供食宿,但是提供的食宿確實是很差的,“原來我們住的地方離上班的地方足足有將近三四公里遠,每天來回徒步上下班,有的時候還要背著東西,真的很不方便,現在住的地方比較近了,但是距離公司也還是比較遠。”公司會計王悅告訴記者:“你如果不在這里住,每個月會多出兩百塊錢,基本工資是1000元,如果在這里吃住的話,工資是800元。”
中專畢業的王良心中有一個愿望,“吃得苦中苦,才能干大事。”他告訴記者:“我的理想是自己開維修公司,現在在這里也就是混個經驗,確實是沒其他地方去了,以后遇到好的機會,看看再說吧。”
簡單的就干,復雜的轉包
“我們公司也成立很長時間了,業務現在拓展得還可以,包括熱水器和空調,都可以安裝維修。”王良說,“雖然大家都是‘半吊子’技術,但我們可是什么活都能干,什么活都能接。”王良的侃侃而談讓記者產生了疑惑,“自己不會修的,也能接過來嗎?”
“可以啊,絕對沒問題,我們的經理技術還可以,如果經理一個人干不過來的活,就去勞務市場找人干,再轉包就是了。”王良介紹說,經過轉包的維修活,都是按照一個活多少錢的標準給錢,公司仍然可以分得很大一部分。
“如果經過維修以后的再壞了怎么辦?怎么保證維修以后的質量呢?”記者發問。“遇到問題以后再說,到市場上再找人唄,還能怎么辦。不過要是再維修的話,就要另收錢了。”王良告訴記者:“公司的很多活都是這么干的,自己的員工不會干,就從勞務市場上找工人一起干,接到的一些大公司的安裝和維修,基本上都得找人,自己公司一共就四五個,也干不過來。”
“簡單點的活,像空氣檢測、清洗空調、換零件等等,我們都是自己一個人就能干了,哪個部件多少錢,公司有一份表格,不過到時候能多要就多要,也不是完全按照表格來收費的。”王良說。
黑收費高達成本十幾倍
經過一次次的轉包,在市民家庭中安裝、維修的工人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市場的自由勞務工人,這時工人如何收費,即使公司本身也很難監管。“在公司內部有一個價格參考表,比方說零件進價是500塊錢,那么一般售價就會在1000元左右,這是公司要求的價格,工人在維修現場一方面是對零部件的‘隨口’加價,另一方面是各種附加費的收取,再把維修費一項項加起來,總收費高達成本的十幾倍都是常事。”王良告訴記者。
為了驗證王良的說法,記者在公司會計辦公室內看到了貼在墻上的零件售價“指導價”,LCD電腦板供價是150元,配件價格是280元;排水電動閥供價是102元,配件價格是260元;加熱管60元一根,配件價格是120元……基本上所有的配件價格都如同維修工王良所說的一樣,普遍漲了一倍。
“工人的提成是兩到三個點,賺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讓公司賺去了,這些價格只是指導價格,工人一般都會在現場加價,換個零部件不光要收換件費,還有上門費、維修費、清潔費、充氟費、管線費等一系列的加價,算下來,很多黑收費都要高于成本費的十幾倍。”
保內小毛病拖到保外修
作為固定的空調維修單位,記者應聘的這家公司也為一些品牌的空調進行維修,但是保內的卻基本上能拖就拖 ,能不修就不修,“我們一般不修保內(保質期內)的,只修保外(保質期外)的 ,保內的拿不到錢,修了還得向空調廠家申領維修金,那樣特別麻煩。”王良介紹說。
“如果空調在保質期內的話,不太容易換件,因為一旦鑒定換下來的零件沒有損壞的話,維修公司是拿不到維修金的 ,而且還對公司信譽產生影響,對于那種還能用的部件,一般是能拖就拖,能糊弄一下就糊弄一下,清洗空調也是做做樣子就差不多了,維修的話,基本上不會對空調進行大修或者換件,除了非換不可。”王良告訴記者。
“在保外的話就不一樣了,很多客戶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毛病,換了什么,修了什么,都憑維修工一張嘴說了算,就算是客戶一直在旁邊看著,也看不出什么道道來。”在客戶眼皮子底下掙錢的功夫王良自愧還未學到其中的“真諦”。
“這也是個良心活,很多維修工都是憑著良心賺辛苦錢,靠著力氣吃飯,有一些維修工就不行了,明明是幾十塊錢能弄好的活,非得想著法跟客戶要錢,幾百、幾千都能要出來。”王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