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能晉北鋁業違法開采露天煤現場
叫板政府禁令 坐收不義之財
魯能晉鋁挖“黑煤”引發生態災難
位于晉西北黃土高原邊緣的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曾被列為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和全國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試點縣,國家和省、市先后斥巨資對該縣進行生態治理。
然而,被稱為山西工業轉型發展樣板的山西魯能晉北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魯能晉鋁),卻與其他投資商聯手,在寧武縣違法大規模挖“黑煤”,造成嚴重的區域生態災難。
目擊
“大揭蓋”式采挖觸目驚心
2011年3月10日和15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兩次進入寧武縣與原平市交界處的魯能晉鋁寬草坪礦區。放眼望去,連片的山體被挖成道道溝壑,有的山頭被齊刷刷地削平。礦區范圍內的寧武縣薛家洼鄉寬草坪、常峪、盤道梁、寬溝等村和原平市段家堡鄉將軍墓村,破敗的農舍人去屋空。
早在2002年,魯能集團在西部大開發的背景下高調入晉,與山西經投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魯能晉鋁,魯能集團持有90%股份。隨后,魯能晉鋁取得五臺縣天和、寧武縣寬草坪兩處鋁土礦采礦權,前者為首采礦山,后者為接續礦山。2006年6月,一期百萬噸氧化鋁工程投產。目前,二期百萬噸氧化鋁工程已投入試運行。
山西省國土廳2004年8月為魯能晉鋁寬草坪鋁土礦頒發了采礦許可證,規定開采礦種為鋁土礦,有效期五年(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開采規模為100萬噸/年,礦區面積13.68平方公里。
魯能晉鋁寬草坪礦區采用露天開采方式。據介紹,在剝離覆蓋層過程中,發現鋁土礦上部約50米,有2至3層、厚度2.8至3.8米的煤層。2010年6月,受魯能晉鋁之托,忻州市國土局向山西省國土廳請示,在該礦區內適當增加開采礦種。事實上,該請示提交時,魯能晉鋁違規挖淺層煤已歷時近兩年。
寧武縣水土流失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62%,同時被山西省有關部門列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易發區。據了解,由于魯能晉鋁在此區域露天采煤存在相關的生態和地質安全問題,山西省國土廳對適當增加開采礦種的請示一直未予批準。
“五臺縣天和鋁土礦能夠滿足魯能晉鋁近期生產需要,他們應暫停對寬草坪礦區的掠奪式開采,待條件具備并獲批后再進行規范的煤鋁聯采。”忻州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一名干部對記者說。
據記者了解,魯能晉鋁實行“招商開采”,吸引了來自江蘇、福建等地的“煤神”,在無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展開了“大揭蓋”式采挖。
進入魯能晉鋁寬草坪礦區,記者一路上不斷被手持棍棒的護礦人員盤問和跟蹤。當地人告訴記者,這些“膀臂上文著龍虎豹”的護礦人員,經常威脅、毆打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