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在為白酒漲價煽風點火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份,在中國傳統佳節即將來臨的日子,高端白酒再次“火”了:12月3日在保利陳年名酒專場上,一瓶1958年5月30日生產的五星牌茅臺以112萬元成交;10天之后,在杭州世貿大飯店舉行的西泠秋拍“中國陳年名酒”專場上,一瓶生產日期為1958年2月15日的茅臺以145.6萬元拍下,成為迄今為止最貴的茅臺酒;而同為高端白酒的五糧液也身價不俗,隨后于12月19日的一場拍賣會上,一瓶“一馬當先”五糧液藏品酒拍出了508.8萬元的天價。
一個月三場的名酒拍賣讓高端白酒身價倍增,本就供不應求的茅臺、五糧液等名優老白酒再次被捧上高臺,“一瓶酒抵一套房、買茅臺股不如炒茅臺酒”等說法越來越熱。對高端白酒的追捧不再局限于禮品市場,一次次的高價拍賣讓名優老白酒躋身于收藏品之列。
收藏市場里的一把“火”
事實上,高端白酒在收藏市場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北京保利拍賣公司總經理助理馬哲非參與并負責了不久前保利陳年名酒拍賣會,他表示,之前高端白酒只是一些收藏愛好者之間的交易,由于老白酒的質量鑒別需要十分謹慎,所以盡管此前幾年早已有人拋來“橄欖枝”,但保利并未正式介入。
在經歷了一段長時期的探索之后,2010年保利陳年名酒專場終于以行業內創新者的姿態亮相。拍賣會的結果讓馬哲非感到很意外,所有拍賣的白酒價格都比預期的要高出很多。“平均下來成交價都是底價的4~5倍。買家的認可在意料之中,但是金額確實超過了自己的預期。”
在馬哲非看來,名優老白酒的收藏市場原本就有它的受眾群體,2010年的幾次拍賣之后也會帶動原本那些并沒有收藏概念的人來關注這塊市場,“因為拍賣會,更多的人意識到名優老白酒的價值,市場肯定還會朝上走,白酒的收藏價值是確實存在的,而不是一些人認為的炒作。”
中國品牌戰略學會首席專家楊清山說,目前中國頂級白酒的收藏者集中于富裕階層,而喝高年份的白酒是“心理滿足大于生理滿足”。中國收藏家協會煙酒茶藝收藏委員會主任錢憲順稱,據他所知,在演藝界、體育界和企業界,收藏高端白酒的大有人在。
在白酒收藏愛好者于小林眼里,真正有收藏需求的人并沒有辦法找到古董白酒,古董酒的消費者、賣家和買家之間都缺乏一個可靠的交易平臺;而拍賣公司一直在尋找收藏領域的新熱點。于是,人們對白酒的熱情終于在秋拍期間爆發了。
經濟學家胡星斗從另一個視角解讀了古董白酒的價格狂飚。他認為,古董白酒在拍賣場上能有此番輝煌,反映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從經濟大環境來看,國內正在形成三至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期的通脹預期,所以人們在急切地尋找能夠保值、增值的硬通貨來抵御通貨膨脹,白酒正因具備了‘硬通貨’的特性,自然受追捧,而且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春風得意。”
馬哲非也表示,此次加上傭金保利這一場拍2000萬元人民幣,相對于其他藏品來說,這是很小的金額,“但我們會一直做下去。最近有客戶打來電話詢問下一場什么時間,在他們看來,1000萬可能買不到一幅好畫,但是能買很多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