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亞
目前通訊三大運營商,都有通過短信或人工電話方式查詢、退訂業務的服務。漫畫/朱正非吸費手機整治
專業人士提醒,買國產手機前,最好多個心眼,盡量避免購買MTK系統的手機
本報訊 (記者 喻亞)預裝在手機內的吸費軟件,用戶稍有不慎,就掉入了“SP(內容提供商)收費陷阱”,少的幾元,多的可能上千元。前天,國家工信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整治手機“吸費”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整治亂吸費。兩部委表示,為嚴格規范手機的內置軟件(安裝在手機中的軟件),今后,手機生產企業在申請進網許可時,要提交芯片供應商、軟件開發商及軟件版本等信息備查。
國家嚴打手機吸費
《通知》表示,各種利用手機實施不法行為的情況屢禁不絕,特別是2010年以來,手機吸費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法分子通過手機中的內置軟件,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或是通過手機自動點播或訂制服務,或是在用戶進行其他操作時,觸發點播或訂制服務,或是用戶點擊訂制類服務后,未經二次確認,即被扣除費用,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增值電信業務市場的監督管理,依法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者。今后,工信部將依據證后監督機制,對手機內置信息進行抽查,并結合市場情況調整抽查重點。
根據文件規定,查處流通領域的手機商品質量監督由工商系統執行。
雜牌手機是重點對象
楊先生在江北泰興市場經營手機連鎖店,專賣黑莓和HTC的手機,對于有吸費功能的手機,楊先生建議,盡量不要購買山寨手機和一些不知名的國產手機品牌,“這些手機可能根據SP的需求,在手機里隨意內置吸費菜單,關聯一些應用或信息業務。”
據酷派品牌管理部總監古勇介紹,手機的吸費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圖鈴下載、短信訂閱,另一種是在用戶操作失誤的情況下進行。短信功能方面,一些手機也可能存在吸費問題。
“有牌的機,一般不會走惡意吸費這條路。”古勇說,吸費的通常都是一些質量沒有保障、沒有長期發展規劃的雜牌手機,它們只會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因為內置具有吸費功能的軟件,手機制造方是會從SP那里得到利益的。
目前,意外被吸費的方式主要是上網和短信業務兩種。
買手機前先看主菜單
昨日,記者到大坪某國產手機大賣場3樓一家通訊店詢問國產手機,一些品牌的國產手機外形與大品牌類似,而山寨機的名字更是雷人,例如“我愛你”、“MP5”等。
“聽說國產的有些手機會吸費,這個手機不會那樣吧?”面對一款國產手機,記者提出質疑。
“吸費的那些都是雜牌,你可以翻看主菜單,有些手機直接就安裝了星座運程、成人漫畫、圖片彩鈴之類的,那就有可能吸費。”店員解釋,目前國產手機基本都是來自深圳市場,這里面也包括了存在吸費問題的雜牌手機,很多內置了有誘惑內容的短信或娛樂功能,但有品牌、有實力的國產機一般都不會。
手機系統也要留意
根據網易手機頻道的調查,存在吸費陷阱的手機最主要采用MTK系統,用戶購買之后無法刪除吸費功能。因此,在無法判斷手機內是否存在吸費陷阱的前提下,應避免購買MTK操作界面的手機。事實上,正是MTK系統的出現,使得“山寨手機”大行其道。
2006年,MTK公司研制出了廉價的MTK手機芯片,把以前可能需要幾十人、耗時一年多才能完成的手機主板、軟件都集成在一塊芯片里,使很多人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批量生產手機。MTK提供已經成型的一個套件,包括芯片和電路板,廠家只要在上面包上外殼,就可以拿到市場銷售了。
由于沒有研發、檢測、渠道等方面的成本,山寨機的利潤率其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