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向超市勒索錢財,其中數百公斤食品售出
1月11日晚,廣州市海珠區政府向媒體通報:前進路“好又多”超市六種食品(散裝大米、散裝香菇、滑肉、活魚、散裝粉絲、散裝寬粉條)含有害物質情況已查明,均為一人投毒所致,投毒者已被警方緝拿歸案。
在六種食品中投毒
1月3日晚9時許,一名男子打電話到前進路“好又多”超市勒索。1月4日下午3時許,該男子再次打電話到前進路“好又多”超市聲稱自己在該店的六種食品中投了毒,并以此向超市勒索錢財。警方接報后,立即協助店方對涉嫌被投毒的食品進行封存并全力開展偵查。食品藥品監管、衛生、工商、質監等部門也介入調查處理。有關部門日前已通過媒體通報有關情況,并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購買可能含有害物質食品的群眾,布置醫療機構對急性中毒疾病進行監測,指定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和海珠區第一人民醫院兩家醫院接診可疑病例。
市民可以退貨
記者來到前進路好又多超市看到,前來購貨的市民仍然不少,在貨物柜臺前,散貨已經從貨架上撤了下來,柜臺上擺放的都是包裝好的商品,在超市的入口處張貼著一張特別公告,告訴市民凡是在1月3日到4日在該商場購買散裝大米、香菇、粉條、滑肉、活魚等商品的市民前去辦理退貨,同時也告知,對涉及的商品全部下架封存,目前商場里的商品是安全的,商場將嚴密加強商品的監管,在超市的入口設立了臨時退貨處,有3名工作人員在等顧客前來辦理退貨。
投毒嫌犯已被控制
目前警方已將涉嫌投毒勒索的犯罪嫌疑人張某(男,21歲,廣東省茂名市人)抓獲,并迅速查明案情。涉嫌被投毒食品經檢驗鑒定,在大米和香菇中檢出含有溴敵隆和氯敵鼠成分。涉嫌被投毒食品中,已出售散裝大米363.5公斤,封存686.3公斤;已出售散裝香菇3.03公斤,封存11.5公斤;已出售滑肉1.95公斤;已出售活魚4.54公斤;已出售散裝粉絲1.54公斤,封存12.5公斤;已出售散裝寬粉條5.64公斤,封存39.9公斤。海珠區政府再次呼吁在1月3日至1月4日到該超市購買上述產品的顧客盡快退貨。
據廣州日報
專家:散裝食品信息應標識
廣州“好又多”部分散裝食品被投毒,引起大家對超市散裝食品安全的關注。記者在一些超市調查發現,市民對超市散裝食品的信任度不高。
業內人士指出,超市應該成立散裝食品的追根溯源制度,并將相關憑證向市民公示。
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永建說,因為食品有很多形態,實際上從包裝形態來講主要是兩大類,一類食品是包裝好了的,還有一種是散裝食品。一般從超市來講它是能夠知道產品的一些基本安全性要素的。比如時間、保質期,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具體的銷售場所往往這些標識是沒有的。所以我呼吁,即使是散裝食品也應該把相關的信息標識出來,公示給消費者。
慢性殺鼠藥:溴敵隆和氯敵鼠
中山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成建定博士說,溴敵隆和氯敵鼠均屬慢性殺鼠藥。其毒性機制主要是干擾肝臟對維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的生物合成,使凝血酶失去活性,損害毛細血管,使血管變脆,滲透性增強。該殺鼠藥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10天,人不慎食入后可出現腹痛、惡心、嘔吐、頭昏等不適,重者可出現鼻粘膜、牙齦出血,應用維生素K等治療,治好后不會遺留后遺癥。經污染的食品,如食用前淘洗或清洗,毒性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