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
以法治的名義
長期以來致力于公益維權的北京律師董正偉,最近卻經歷了一場“異常順利”的維權歷程。在他的支付寶賬戶被黑客盜用251元錢后,支付寶很快賠償了他的全部損失。
按理說,董正偉應該為此感到欣慰。沒想到,支付寶251元的轉賬記錄附帶的一句留言特別霸氣:“敢付敢賠”!這讓董正偉感到很郁悶。結合支付寶“拒絕報案”的態度,董正偉質疑:支付寶這是在花錢買平安放任黑客偷竊。
支付寶賬戶被盜用6筆
7月3日的凌晨3點,睡夢中的董正偉被一陣手機短信聲音驚醒,原來是支付寶交易手機驗證碼。他驚訝地發現,他的支付寶賬戶已被人在當天盜用進行了6筆網上交易。其中有2筆交易因為等待董正偉的手機短信驗證碼才能交易,導致盜竊行為被迫中斷。其余4筆已成功付款251元。
董正偉隨即向支付寶網站客服電話投訴,被告知支付交易額滿200元以上的,支付寶才發送手機短信密碼驗證信息提示。對于已被盜竊者交易成功的款項,客戶無法再追回;等待發貨的客戶可以申請退款,支付寶可以暫時凍結用戶賬戶3天。
隨后,董正偉接到支付寶客服電話,客服人員稱董正偉支付寶賬戶被盜用造成的損失款項,將由支付寶在3個工作日內全部補償到他的支付寶賬戶。
果然在支付寶賬戶被盜用的第3天,也就是7月5日下午,董正偉登錄支付寶賬戶,發現支付寶已經將被黑客盜用的251元補償到賬了。記者在瀏覽董正偉支付寶賬戶里那筆251元的轉賬記錄時發現,在251元的款項后邊,支付寶墜了一句話:“敢付敢賠”!
拒絕提供盜用者信息
雖然出奇順利地拿到被盜取的251元錢,但董正偉總覺得不是滋味。出于職業習慣,董正偉反復向支付寶客服人員詢問,要求支付寶提供盜用他賬戶進行非法網上交易買家和賣家的詳細信息,而客服人員堅稱必須是當地公安機關立案后,向杭州市(支付寶公司注冊地)公安局網監處申請協助,支付寶才會配合杭州公關機關提供買家和賣家的信息。
不負責向公安機關報案
董正偉告訴記者,4筆被盜用賬戶的非法交易商家都是一個網名為“廖春梅”的人所為。這4筆交易商品沒有具體名稱,也不需要發貨、驗貨,支付款項后即發貨驗貨確認成功,分明是一個人充當買賣兩方。
7月5日上午,董正偉接到了淘寶網客服的回復電話,客服人員告訴他,7月3日盜用董正偉支付寶賬戶登錄的IP地址顯示在“杭州”。董正偉要求支付寶盡快向警方報案。客服人員的答復是,向警方報案應該由董正偉來完成,一般情況下,支付寶不會主動報案。如果警方立案后需要支付寶配合調查,支付寶才會將有關嫌疑人的具體信息提供給警方。
董正偉最終選擇向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舉報網站進行網上舉報。他認為,此舉是為避免更多的公民成為互聯網信息技術犯罪的受害者。
支付寶解釋“敢付敢賠”
支付寶使用的“第三方擔保交易模式”,由買家將貨款打到支付寶賬戶,由支付寶向賣家通知發貨,買家收到商品確認后指令支付寶將貨款放于賣家,至此完成一筆網絡交易。支付寶公司于2010年12月宣布用戶數突破5.5億。
《法制日報》記者登錄支付寶網站,發現在醒目位置赫然標注著“72小時資金賠付保障”。
記者致電支付寶客服電話,詢問如果支付寶賬戶密碼被黑客破譯,客戶支付寶賬上資金被不法分子盜用,這種情況支付寶是否會向警方報案?
客服人員的回復是:“支付寶不會主動向警方報案,應該由客戶自己向警方報案,支付寶可以配合警方調查。”
記者又詢問“敢付敢賠”是什么意思?是否意味著所有被盜資金,支付寶都向客戶賠付呢?
客服人員的回復是:“要看賬戶資金的支付途徑,不是所有的被盜情況都賠。如果是客戶支付寶賬戶密碼被黑客破譯盜用賬戶金額,支付寶的相關部門會對相關事實進行鑒別核實,需要賠付的,支付寶會在72小時之內給予資金賠付。但這并不是說支付寶存在過錯責任,它只是對客戶損失的一種經濟補償措施。這就是敢付敢賠的意思。”
記者隨機采訪發現,不少支付寶賬戶被盜的消費者,常常因為損失金額不大而最后不了了之。
董正偉認為,不法分子冒用盜用他人支付寶賬戶和銀行卡賬戶,頻頻進行網上非法交易行為,已經涉嫌盜竊和非法侵入、操控計算機系統等犯罪行為,應該追究刑責。支付寶迅速賠錢了事,卻不積極向公安機關報案,有花錢買平安、放縱犯罪的嫌疑。
中國法商學院的王春暉教授認為,如果每一個遭遇支付寶被盜情況的網民都能積極進行舉報,形成一個共同打擊網絡盜竊犯罪的社會環境,那么網絡盜用支付寶賬戶的違法犯罪活動就不會再持續下去。支付寶公司作為掌握大量客戶被盜信息的核心環節,有義務主動向公安機關報案。(記者 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