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930公交車從北京的國貿到燕郊的燕順路,近40分鐘的車程到達。這40分鐘也是燕郊人和北京的心理距離。從燕郊釀酒廠站下車,舉頭便可以望到上上城第三季的售樓處醒目的標牌,售樓處的同側是兩家中介。“3.15”剛過,讓我們不得不又會想起幾個月前的被質疑“圈錢”2億的“上上城”樓盤。
河北燕郊的上上城小區,在北京的地產界很有名,由于河北燕郊地區,離北京很近,房價又很便宜,這個樓盤在北京銷售業績不錯,幾個月前,來上上城看房的人都得到了開發商的承諾,說只要交一萬塊錢的定金,開盤的時候就可以享受四千多一平米的低價。上上城延期開盤了,交了定金的購房人這下子卻都傻眼了,房子每平米的售價飆升了快2000元,不但錯過了購買別的樓盤的機會,自己的一萬塊錢還白白被套了好幾個月。
購房者最擔心開發商承諾不兌現。一些房地產商售前的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以低“起價”的模糊概念為誘餌,承諾的綠化、配套設施宣傳嚴重失實等。用漂亮的語言和整體環境的模型沙盤及宣傳資料展示出美好的“家園”。在此消費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要將開發商相關承諾落實成文字。對于商品房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也應當視為要約,該說明和允諾即使未載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以應當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購房者表示,“實際上這個中間我們資金讓他占用了3個多月,因為我們排號的時候,當時他們那個銷售告訴我們要排到2萬個號,那么這算起來資金應該是2個億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啊,開發商口頭承諾的最高4500元/平方米也未履行。”開發商違背當初的承諾,說話不算數。此事經媒體披露, 上上城表示愿意退號。從開發商處了解到,上上城去年底已經完成了退號工作,1萬1000套住宅已經清盤。但消費者的損失誰來補?盡管開發商提價、延期開盤,但王女士依舊購買了上上城的房。她無奈的表示,開發商延期開盤錯過了三、四個月的時間,早過了購房的好時機,盡管不太信任開發商,對購房后的各項服務有所顧慮,房價日益猛增的,但考慮到自住的實際需求,還是以7600元/平米買了房。
消費者購房需謹慎 謹防商家哄抬房價
律師表示,排號費不算是訂金,也沒有訂金的約束力,不能保證所有排號的購房人都能買上房子,開發商這么一來,開發商不但能借雞下蛋,更重要的在于,他們還能借炒做抬高房價。房產專家表示,開發商通過這種排號,可以摸一些情況,也可以制造一些價格預期,可以把價格抬高,所以我認為他是通過這種方式在哄抬房價,對房價的過快增長起到了一種不好的推手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收取這么多的排號費不但沒有法律依據,而且遠遠不是圈錢吃利息那么簡單,如今六千塊錢的房價,就是借炒做期房被抬起來的。商人們的伎倆,消費者一定要警惕。“在很短的時間內,大概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得到了2個億的預付款,如果一個號是一萬塊錢,那么就大大超過他房子的總有量,這個是不符合管理規定的。”不少房產項目想買房讓的業主先要以定向存款或VIP卡等形式購買,作為開發商已運用多時的房屋銷售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開盤前期先繳納1-3萬元,承諾開盤當日可享受優先和抵房款優惠。業內人士認為,交納誠意金是開發商為鎖定客戶、制造火熱搶購場面的重要手段,達到蓄客和“以銷定產”的目的。對于消費者而言,看到的是樓盤旺銷,這增加了其對該樓盤房價上漲的心理預期。所以,消費者購房要“貨比三家”,購房前應該關注一下房地產企業的誠信,尤其以前開發樓盤的評價,不要被一時的假象所迷惑。
購買期房需謹慎,開放商建筑材料以次充好,供應單位的質量標準不統一,合同履約失信等問題,都影響著房地產的最終品質,開發商指責施工、供應單位不誠信,后者則往往抱怨開發商壓縮成本,過度要求企業墊資履約,不及時支付工程款。合作雙方的矛盾升級,無形中成為高品質的絆腳石,消費者就成為了無辜的犧牲品。所以,消費者購房要“貨比三家”,購房前應該關注一下房地產企業的誠信,尤其以前開發樓盤的評價,不要被一時的假象所迷惑。
燕郊安家五大難 生活質量面對“縮水”
據媒體報道,不少年輕購房者積累有限,安家燕郊。但直到入住后才發現這里的問題也不少,出行難、治安差、通訊貴、交際少、教育難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五大障礙。尤其是對于喜愛交友、較為活躍的年輕人,交際少、娛樂全沒有、聚會都取消是一件痛苦的事。一位家住燕郊,北京工作的31歲購房者不無遺憾的告訴記者,“過去我經常和同學、朋友聚會,可現在一年都碰一回!偶爾朋友會來我們燕郊家中住一宿。但城里友聚會,也就不通知我了。與此同時,小兩口的業余生活也大幅“縮水”:以前兩人在北京住時,經常去逛街、唱歌、看電影,可是燕郊“真的沒多少地方可去”,于是吳嘉只能上網建立了“上上城業主論壇”,以豐富業余生活。論壇上,不少北京業主抱怨說,不參加聚會,一些生意機會都沒了。
據北京一家知名中介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燕郊樓盤平均入住率只有40%左右。家住在燕郊的北京業主方女士說,“平時出門上下樓都是我老公送我。我家后面那棟樓每天晚上亮的燈稀稀拉拉,那么多戶還沒入住,又都是高層建筑,晚上坐電梯都感覺挺害怕的。”就在去年12月23日晚,上上城五期業主論壇上,業主“海川”貼出自己當晚拍到的警察抓賊的現場照片。該小區35號樓一名女業主在電梯里被兩名歹徒掐住脖子,女業主錢包被搶走,后來警察和小區保安在樓下草叢里抓住了一名歹徒。就在第二天,同樣住在上上城的業主“上路”發帖稱,自家房門未有明顯的撬動痕跡,但不知怎么被人打開,屋內一臺尼康D80單反相機、一條鉑金項鏈、一塊手表被盜,“家中也就這三樣東西最值錢”。看到這樣的帖子,很多小區業主直言“很可怕”,雖然撥打110后警察也都會迅速趕到現場,但由于小區入住率較低,人員出入比較隨意,帶來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雖然眾人一直期待燕郊能與北京通輕軌,這也是當地開發商宣傳的“賣點”,可是時至今日這個“賣點”仍然是空中樓閣。在燕郊有一個獨特的現象,中介所貼的廣告,大多是出售廣告,鮮有出租的廣告。張女士估計,先前買的房子能租到800元左右,但張女士現在還沒有收房。沒有出租之前,張女士需要自己交物業費和取暖費。根據中原物業三級市場研究部張大偉的研究,燕郊的租售比十分罕見。燕郊的新建商品房價在7100元左右,單套面積平均為102平米,單套房價維持在73萬。而燕郊的平均單套房租僅為610元,租售比達1:1200。也就是說現在的燕郊一套商品房靠租金收回成本的話需要100年。張大偉給報告起了個標題,名叫“租售比已達1200:1,兩會曝利好,燕郊可能成為第二個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