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御皇廷小區9號樓張女士家客廳內的墻皮都鼓開了。
濰坊新聞網10月15日訊 10月14日,家住奎文區金御皇廷小區9號樓2單元502室的張女士向本報反映稱,他們家不但閣樓漏水,而且正房內也有大面積的墻皮脫落,但卻遲遲沒有人前來維修。小區內也有部分閣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漏水情況。“我們這是舊村改造的回遷樓房,但我們回遷樓也不該是這樣的!”
閣樓漏雨房間掉墻皮
當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該小區9號樓2單元502(該樓為5層樓)室的張女士家中,看到客廳天花板上的墻皮竟然有5處都脫落下來了,每處脫落的位置直徑約30厘米,脫落墻皮的位置都露出了里面的混凝土。即使天花板上沒有脫落的墻皮處,也有非常多的細小裂縫,并且都已往下鼓。
張女士家的兩個臥室屋頂的墻皮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脫落現象,而且其四周墻面的墻皮上也布滿了細小的縫隙并向外鼓,張女士輕輕碰了一下墻皮,大塊墻皮立即滑落到了地上。“這不是質量問題是什么,誰家的新房能這樣。”張女士說。
記者又隨張女士來到了她家中的閣樓上,閣樓的每個房間墻面上,都有大面積被水浸過的痕跡,并且都已發霉。而記者自其閣樓處的窗戶向外望去,看到其房頂外有很多粗細不一的裂縫,有的瓦片已破碎了。
在15號樓3單元的李先生家中,記者看到,其臥室內有的墻皮也有些裂縫,墻皮也不同程度地往外鼓,但相比張女士家來說,要差一些。同時,其家中的閣樓上也不同程度的有漏雨的痕跡,窗戶外的房頂上有的瓦片也破了,也有些裂縫。記者還看到了室外房頂上有多處修補的痕跡。
入住一年質量出問題
張女士對記者說,住在該小區多層的居民多是奎文區草廟社區的居民,2008年舊村改造,他們的平房拆了,2010年10月份,他們分到的新房裝修好后,全家就搬到了該小區的這套樓房居住了。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新房住進不久,他們就發現閣樓有漏雨的痕跡,但不是很嚴重。大約在今年2月份,客廳、臥室內的天花板上又開始脫落墻皮,但沒過幾個月,他們正房內的墻皮開始大面積脫落,尤其下雨陰天,天花板上的墻皮“啪啪”地往地下掉。閣樓漏雨更是越來越嚴重,每個房間內都發霉了。
“我也曾找過物業,但物業一直不管。”張女士說,她希望自己家的房子能被修好,畢竟他們這是住了僅一年的房子。
律師建議申請質量檢測
記者就居民反映的問題采訪了金御皇廷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稱,該小區內的多層樓房是回遷樓,并非是他們銷售出去的,不歸他們負責,此事應該歸小區物業協調維修。
該小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他們也得知該小區多層樓房部分閣樓漏水的情況,每次漏水,他們都及時聯系開發商維修。最近一段時間,他們也找來施工人員對小區內部分漏水的閣樓進行了維修。但對于9號樓2單元502室的漏水問題,他們無法給予協調,因為該戶一直不交物業費,他們無法給予提供服務,建議這位業主自己找開發商解決此問題。
對此,山東海瑞達律師事務所的王志杰律師說,舊村改造后的回遷樓房,開發商也應該嚴格按照工程質量標準建設,經驗收合格后,才能交付給居民入住。發現問題的居民們可到房屋質量檢測部門申請質量檢測,如果屬于質量問題,并造成損失的,開發商應該按規定進行賠償,并給予維修。此事中,這位張女士如果認為物業服務有何不妥,雙方可以及時溝通、協商解決,而不該拒繳物業費。但物業費與閣樓漏水問題是兩碼事,張女士的閣樓漏水情況,屬于開發商的維修責任,她可以自己直接找開發商維修。(劉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