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新奧依江畔園”高檔小區出了稀奇事:環小區上萬平方米綠化平臺,被小區內外居民犁成了一畦畦私家菜地。部分居民四處投訴無著落。
記者昨日在投訴居民帶領下實地踏訪。“新奧依江畔園”高層建筑小區擁有1300多戶居民,居民稱,當初環小區綠化帶從臨江大道拐到和平公園后門處,長約1000米,寬二三十米,綠化平臺由水磨石隔離?沙^正門、側門鋪有少量草坪外,絕大部分地塊都是荒草和亂石。
投訴人稱,打去年起,便有私人在綠化平臺內割草辟地,分割成一畦畦菜園,種菜人除小區居民外,還有附近鐵路邊的暫住人口,甚至吸引建三一帶居民遠道前來種菜。
記者昨在現場看到,環小區分隔成上百畦的私家作物可謂林林總總,有玉米、茄子、紅薯、竹葉菜等。太陽西下,不少居民三三兩兩來此澆水、施肥。小區十棟一位太婆告訴記者,她前前后后占了三小塊菜地,種的是綠豆。前不久,她和老伴一共才收獲了3斤綠豆,“純屬在家閑著沒事,好玩。”
好生生的小區門口竟被菜地環繞,不少居民看不慣,四處投訴。可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稱,菜地在小區圍墻外,不好管。市區城管部門接到投訴,讓居民找社區協調。
記者找到所屬社區負責人,新溝橋街蔣家墩社區書記李漢東也是一臉茫然。
他介紹,環小區綠化平臺早先由開發商圍起,據查并沒辦用地手續。菜地屢遇居民投訴,他們曾張貼過拆除通告,限期整改,并會同街道城管人員前來強拆過。但眾多居民責問:綠化帶早已是荒草亂石地,由他們辛苦整理才有如今樣,種點菜總比荒著好。
李漢東告訴記者,由于此地權屬不清、用途不清,導致管理難題。加上此小區入住率不高,至今沒有成立社區及業主委員會,蔣家墩社區現在只是行代管之責。
前段時間,社區召開過居民聽證會,征求居民意見利用種菜空地,開辟成綠化帶和停車場,甚至可建個菜市場方便居民買菜,可部分居民就是不同意。
無奈之下,他告訴記者,下步只有請示區街政府部門,明確了此地權屬和規劃用途,才好依法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