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瘦肉精頻遭嚴打養羊戶借尸還魂。漫畫張建輝
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相關部委大力查處養殖戶違法添加使用瘦肉精行為。但就是在這種嚴厲打擊的態勢下,山東利津縣又被媒體曝出在肉羊養殖過程中添加“瘦肉精”的事件。目前,當地政府正采取措施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排查。
肉羊被曝使用瘦肉精
26日17時,山東省利津縣鹽窩鎮鮑王莊養殖戶李吉剛站在鎮上的黃河三角洲畜產品大市場里,等待動物檢疫人員對自家的385只羊進行“瘦肉精”檢驗。如果檢驗合格,這批羊就可以在晚上進行屠宰。
黃河三角洲畜產品大市場建立于1997年,每天這里有1000多只來自鹽窩鎮的肉羊被屠宰,然后銷往山東省內,以及周邊的河北、江蘇和北京等省市。近日,這個當地人稱為“魯北地區最大的畜產品綜合交易市場”被媒體曝出,送到這里屠宰的肉羊大量使用瘦肉精。
“養殖戶提前三天申報檢驗,抽檢合格后才允許銷售。屠宰前,檢疫人員會對這批羊進行第二次抽檢,如果沒有問題就可以屠宰銷售。”利津縣畜牧局獸醫站站長張彤晨說。
記者注意到,鹽窩鎮動物疫病防治監控所檢疫人員在李吉剛的385只肉羊中抽出10只,通過名為“鹽酸克倫特羅快速檢測試紙條”對尿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這10只羊尿樣均呈陰性。隨后,一些身穿防水服的工人過來準備屠宰。
張彤晨表示,利津縣每年會至少組織四次由畜牧、工商、公安等部門組成的執法大檢查,檢查重點是養殖牛羊以及銷售獸藥過程中是否使用“瘦肉精”;每月還由鎮上的檢疫人員進行檢查。
今年查獲4起瘦肉精案
26日下午和27日上午,記者兩次對鹽窩鎮銷售獸藥最集中的一條街進行暗訪,但多數獸藥店已經關門。記者在一家名為“富民育肥牛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獸藥經銷店的貨架最下層角落里發現了9袋名為“瘦加美”的藥,其包裝上的藥效說明包括“增加胴體瘦肉率”,使用方法為“既可在全期添加,又可在上市前30天內添加”。
據利津縣副縣長劉清濱介紹,今年以來,利津縣已查獲“瘦肉精”飼養動物案件4起,銷毀動物產品5.5噸。今年3月份,利津縣從有關部門抽調117人組成聯合執法組,對全縣所有屠宰加工企業、鹽窩鎮以及周邊鄉鎮的畜禽養殖場(戶)展開拉網式檢查,先后抽檢養殖戶917戶,檢測肉羊347458只,肉牛932頭,抽取樣本4288份。7月份,在對養殖戶進行抽樣檢測中,發現3戶養殖戶動物尿樣呈陽性,1戶移交公安機關,2戶已立案調查。
劉清濱說,27日當天除了利津縣畜牧、工商、公安等部門組成6個調查組對全縣的肉羊再次進行全面拉網式檢查外,農業部還將派出專家進駐利津縣了解情況。
抽檢比率為3%-5%
據了解,“瘦肉精”實際上名為鹽酸克倫特羅,是一種用于治療人體哮喘癥狀的處方藥。用在動物養殖過程中,可起到提高家畜瘦肉率的作用,但“瘦肉精”通過食物進入人體,會讓人產生異常生理反應,常見有惡心、頭暈、頭痛、四肢無力、手顫、肌肉震顫、心慌等癥狀,對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
今年以來,為了打擊添加和銷售“瘦肉精”行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知,停止鹽酸克倫特羅片劑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并撤銷批準證明文件。商務部等六部門聯合開展了打擊私屠濫宰強化肉品衛生安全專項治理行動。但為何重壓之下,“瘦肉精”仍在危害老百姓的健康?
張彤晨說,由于養殖戶分散,養殖數量多,執法人員難以對所有的肉羊進行全面檢驗檢查。據張彤晨介紹,目前利津縣肉羊養殖存欄量26萬只,家庭養殖規模一般在300只至500只,當地還有在工商和畜牧部門登記備案的經營獸藥的經營戶44家,其中鹽窩鎮就占一半。
“畜牧系統執法人員只有44名,不能對肉羊逐一檢查,只能采取抽查的方式。”張彤晨說,目前當地抽檢的比率為3%至5%,如果抽檢合格將對同批次的肉羊放行。
難以全程全面監管
鹽窩鎮黨委書記劉茂和說,近年來當地多次采取措施對違規使用“瘦肉精”現象進行排查和監管,但由于養殖戶分散喂養肉羊,且使用不同的飼料,難以實現全程和全面監管。
記者注意到,利津縣畜牧部門查處“瘦肉精”的唯一方式是使用試紙對羊尿進行檢測。張彤晨表示,采用這種方式并不能完全確定是否使用了“瘦肉精”。“檢查出來顯示陽性,還需要送到省里用專門設備檢查,才能最終定性。”
今年利津縣查處的幾起違規使用“瘦肉精”的案件中,幾個養殖戶被封存的肉羊在隔離喂養一個多月后再次檢驗結果為陰性。張彤晨說,不能確定這些羊肉是否還有瘦肉精成分,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據當地政府反映,除了面廣難以全面監管外,取證也是一個難題。利津縣公安局一位負責人表示,查處的案件中人證比較多,但缺乏有力的物證。“大部分證據面比較窄,需要專門的檢驗機構和檢驗設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定性。”
食品安全與老百姓休戚相關。專家認為,當前不斷暴露出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仍在危害社會,需要繼續加大監管和查處力度,通過完善監管措施,明確監管分工,形成一套有效的監管體系,構建一條維護人民身體健康的食品安全防護堤。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