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線裝書、音樂噴泉、七色燈光……12月7日,在形狀、功能各異的加濕器專柜前,決定給自己的新房子配一臺加濕器的王女士犯了難:“我本意是買一個能加濕的就行了,而到了商店才知道,有這么多的樣式和功能,差價也比較大,我真不知道如何選擇了。”
消費者:眼花繚亂
加濕器是冬天北方居民常用的小家電之一。每年各廠商都會推出多款新品,今年上市的加濕器不僅設計走現代風格,諸如動物型、卡通型、奧運場館型,而且功能更加繁多,如能播放MP3、具有聲光效果、能除甲醛、加香、凈化空氣、養金魚等。
外形、功能不同,價格也有差異。在北京市北三環安貞國美電器店,記者看到,這里的30多種不同品牌的加濕器,價格從100元到3000元不等。據服務人員介紹,最簡單的加濕器僅具備空氣加濕功能,一些價錢較貴的就帶有負離子、自動探測調節濕度等功能。即使同樣功能的產品,普通圓柱型要價200多元,而一款“水立方”則高達900元。
“五花八門,亂花迷眼。”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小關北里的張先生這樣評價目前的加濕器市場。豐富的產品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惠,但一些附加功能卻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如果要聽歌,我會單獨去買一個MP3。”張先生說。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專家吳淳認為,加濕器的基本功能就是調節空氣濕度,有些附加功能,完全不必要,也未必有效果。消費者購買時,既不能盲目貪便宜,也不要以為功能越多就越好。
廠家:產品概念多
“不能直接將自來水加入加濕器,因為自來水中含有多種礦物質,會對加濕器的蒸發器造成損害,所含的水堿也會影響其使用壽命。因此,購買混合型技術的加濕器最好。”在一些賣場,一些銷售人員會這樣“專業地”做著推銷。
電加熱型、超聲波型、純凈型、混合型、新生代型……近幾年,一些生產廠家在技術更新的口號下,不斷翻新加濕器產品概念,出現了一些不同名目的產品。如一些廠家介紹,相對于第一代電加熱加濕器而言,目前的第四代產品不僅功率小,使用壽命長,循環效果好,而且兼具殺菌、醫療、冷敷浴面、清洗首飾等功能。
“但無論是純凈型還是混合型,其工作原理都是將水加熱霧化后,通過風動裝置將水霧擴散到空氣中,達到保濕除干效果。”中國家電研究院的一位專家介紹,所謂的新生代之說,只不過是糅合了其他方面的技術成果,有片面夸大某些功能之嫌。
還有一種情況是炒“水概念”。一位專家介紹,一般家庭使用加濕器主要以自來水為主,而自來水中的氯原子和微生物會在加熱后產生的水霧里,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而且北方的水在加熱時會產生鈣、鎂等離子,容易結垢。因而,一些廠家圍繞著解決這些問題,這幾年就推出了不同“代級”的新品,有些廠商還介紹自己的技術能溶解水中的鉛、汞、鎳等金屬離子。
這么多概念的產品,消費者該如何選擇?這位專家介紹,即將出臺的加濕器國家標準將對此做出嚴格的規范。該標準對加濕器的性能指標,如加濕量、噪聲、水位保護、軟水器壽命等方面都給出了嚴格的技術規范,在給消費者提供權威、專業參考依據的同時,也對于一些“環保、醫療”等功效的宣傳也做出了科學的規定,對規范市場將起到良好的作用。
專家:防止二次污染
去年購買的加濕器,今年拿出來用時感到空氣中有異味,家中老人還出現了呼吸不適。求助于生產廠家才知道,原來是加濕器的濾芯需要更換或清洗了。面對這樣的煩惱事,家住北京市東城區興化路的周女士說,此前,她對此一無所知。
“像這樣出現加濕器二次污染的問題,僅有少數消費者知道。”吳淳說,二次污染產生的根源一是一些廠商生產時采用劣質材料,導致使用過程中水質污染;二是消費者使用不當,如在水箱中加入中藥水劑、醋、鹽、花露水等所致。
如何正確使用加濕器?吳淳建議,首先要開窗通風。在加濕前先開窗通風十幾分鐘,讓室內充滿新鮮的空氣。否則封閉溫暖的環境易繁殖病菌;其次,濕度和溫度應保持在適宜人體接受的范圍內。如相對濕度不超過空氣濕度60%。如果家中有老人或小孩,最好選用自動恒濕功能的加濕器,因為老年人呼吸道黏膜的保護能力下降,兒童的呼吸系統發育不完全;再次就是要經常清洗。長時間不使用時,應將殘留的水倒掉,清洗、擦干后裝箱收藏,避免出現周女士使用時發生的不良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