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區的農村幼兒園之路
“我家孩子四歲,以前在村里幼兒園每天就是練寫字、背詩歌,我們總感到缺點啥。現在進了公辦幼兒園,按城里通用的幼兒教程授課,太好了。”
11月1日早上,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王村鄉實驗幼兒園分園門口,送孩子上學的趙榮麗對記者說。趙榮麗是王村鄉方營村農民,她說,這里是蔬菜基地,家家戶戶都很忙,家長一直希望孩子能上個條件好、讓人放心的幼兒園。趙榮麗中意的農村公辦幼兒園,臥龍區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一下子建了18個,覆蓋了所有農村鄉鎮。
不可回避的民生難題
一名老師要照顧幾十個學生,進園就是讀書寫字,午休就睡在桌子上,辦學條件差、管理不規范……這就是一些地區鄉村學前教育堪憂的現狀。
臥龍區農村人口60多萬,占全區人口的三分之二。近年來雖然幼兒園數量和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但城鄉發展不均衡。孩子家長要求改變“近城不似城”學前教育狀況的呼聲很高。
2010年12月,河南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學率達到70%以上的目標,南陽市也制定了學前教育發展規劃。今年,臥龍區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專門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今年3月,臥龍區教體局長王連照來到一所私立幼兒園檢查,發現食堂中午沒有為孩子做菜。問食堂的師傅,師傅回答:“孩子們喝點咸面湯就行,不用炒菜。”這情景讓王連照欲怒無言,他當即責令該園第二天起停學整頓。他開始了思考。在參考外地農村公辦幼兒園經驗的基礎上,臥龍區制定了全區學前教育發展規劃和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打通融資新渠道
南陽實驗幼兒園和向陽幼兒園,是當地辦園早、社會影響好的省級示范幼兒園,臥龍區根據國家“鼓勵優質公辦幼兒園舉辦分園或合作辦園”、“公辦為主”的有關政策,以這兩個公立幼兒園為龍頭組建兩個幼兒教育集團,通過集團組建18所農村幼兒園分園,覆蓋所有鄉村。
一下子建起18個分園,校舍從哪里來?該區推行“高中城市化、初中鄉鎮化、小學中心化和中心城區學校布局合理化”的優化模式。學校優化組合后,一部分閑置房舍提供了空間。英莊鎮張旗營小學自從合并到中心學校后,校舍一直空置。實驗幼兒園接手后,老師們利用暑假,自己噴繪墻面,制作玩具和裝飾品。實驗幼兒園后勤人員張保林一直奔波在11所分園,負責刷墻、修補、安裝。18所幼兒園,都是利用這些閑置校舍改造升級后新建的。
資金從哪里來?該區采取政府投入和兩大幼教集團內部融資的形式聚集資金。區政府先后投入300多萬元,老師們自愿融資近300萬元,為幼兒園購買了大型玩具、課桌椅。所有園舍都進行了路面硬化、標準食堂改造等,完善了幼兒午休室等硬件設施。
師資如何解決?實驗幼兒園和向陽幼兒園派出骨干教師擔任園長,讓城區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師“沉”到農村去。同時新招聘116名教師,在兩園培訓后到分園任教。在實驗幼兒園七里園鄉達士營村分園,記者看到校園設施完善,室內溫馨整潔。來自市實驗幼兒園在這里擔任分園長的鄭韶岱告訴記者,她已經在實驗幼兒園任教15年,和她一起來的王懷耀老師和梅景老師,則是實驗幼兒園的優秀青年教師,其他幼兒教師則都經過了總園的系統化培訓,“這里的教學質量和城里一樣”。
“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在三年時間內建起更多的農村公辦幼兒園。”臥龍區副區長李林說,解決農村學前教育難題,既要大力倡導公辦幼兒園,又要鼓勵幫助民辦幼兒園上檔升級。除公立園外,臥龍區也正采取措施鼓勵民辦幼兒園為農村孩子提供最便捷、優質的學前服務。(記者 崔志堅 通訊員 王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