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酉陽桃花源鎮白云小學,三個班、14名學生、一位老師。校舍被定為危房,政府要求撤銷,安排學生到10公里外就讀,孩子每天來回步行8個小時。為了不耽誤學習,14名學生的家長只有自己拿錢請老師進村上課。昨日,酉陽縣教委稱不知此事,會進行調查處理。
老學校已成危房被撤銷
白云小學位于酉陽桃花源鎮,1980年建成,當時屬于銀鈴鄉。村民梁照兵說,當時政府出資3000元購買材料,村里出勞動力。如今,還有木匠師傅打課桌的材料錢,泥水工倒院壩的水泥錢都還沒有得到手,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村民都沒有說什么。
梁家堡村村民吳啟貴不僅參加了建校,他的兒子也是從那畢業的。吳啟貴說,學校至今已經30多年了,中途不論是門窗損壞,還是墻磚脫落,政府都未曾修補過。考慮到大多學生都是本村的孩子,不少村民每年都要對房頂上的瓦進行檢修。去年,學校被桃花源鎮鎮政府確定為危房。村民多次找到鎮政府,請其出錢維修,但均未得到回應。
今年初,鎮政府教管中心找到村里,要撤銷學校,14名學生被安排到離該校10公里外的洞底小學就讀。
好心人租教室請來教師
“來回要多走8小時,完全不考慮孩子的感受。”吳啟貴不解的是,鎮政府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可來回8小時路程,如果孩子上學,早上4點過就得出門。黑燈瞎火的,難道就安全嗎?讓學生去洞底小學上課,招到當地群眾不滿。
今年初,桃花源鎮鎮政府引入重慶奇恒農業開發公司,在梁家堡村開發中藥材項目。該公司總經理石全看到孩子們艱苦,主動找到鎮教辦領導商討學生讀書問題。在征得同意后,石全在該白云小學對面,租了一間20平方米的農屋作教室,還每月出資800元,請來一名老教師給孩子們上課。今年3月,面臨失學的孩子重新返校。
14個娃娃分成三個年級
14個學生不用走遠路就能上學了,村里群眾為此興奮不已。可孩子的大小年紀不一,年級就肯定不一樣,白云小學14名學生,分為六年級、二年級、學前班,但是只有一位老師教。
“一個人教三個班確實忙不過來。”43歲的教師石化勇想出了一個辦法,將二年級和六年級合并,剩下學前班一個教室。今年14歲的尹麗就是六年級唯一的學生,2009年在洞底小學讀書。據尹麗說,她在洞底小學讀書的成績沒有現在好,原因就是路程遠,看書的時間都被耽誤了。
合作終止家長無奈接手
今年暑假,石全放棄為孩子們租教室,也不再請老師。石全昨天告訴記者,當初他與鎮政府教管中心達成協議,由他出資建一所新的白云小學,政府提供教師。然而,幾個月后,教辦反悔了。
沒了教室和老師,孩子們上課又成了問題。村民們經過商量,無奈返回白云小學,將教室房墻和房頂重新檢查,9月初開學前,14名學生家長自己拿錢,請回了石化勇。梁照兵說,每名學生每學期交給石老師700元,除去近200元雜費和保險費,剩下的就是工資。“算起來每個月不到800元工資。”石老師算了一筆賬,14個學生一共交了9800元,每名學生保險40元花了560元。由于鎮政府停辦了學校,他不得不去其他學校高價買來書本和練習冊,花去4000多元。除開水電費,剩下也就不到4000元了。但石老師告訴家長,只要有學生到校,就會把他們教好,工資少一點也沒關系。
石全與教管中心達成的協議,真成了“空了吹”嗎?時任桃花源鎮教管中心主任石洪坦言,今年初確實與石全有口頭協議。然而,在他6月份調離教管中心后,如今已有人接手。石洪介紹,白云小學目前的情況他有聽說。根據縣教委的安排,白云小學撤銷后,14名學生將安排至其他學校就讀,并實行寄宿制解決他們上學路程問題。“享受寄宿制,住宿免費,伙食每天還有補助。”石洪說,根據國家的營養午餐計劃政策,白云小學的學生可以享受到每個月近60元補助。就目前的寄宿制學生生活費來算,14名學生每個月還需繳納200元左右,就能解決讀書期間的伙食。
對于14名學生何時才能享受寄宿制,石洪示意跟桃花源鎮聯系。記者隨即聯系上現任桃花源鎮教管中心主任張先華。張先華告訴記者,寄宿制問題,鎮政府研究后還得報縣政府,因此不確定14名學生何時享受。當記者問及學生家長籌錢請老師授課一事時,張主任表示自己并不知情,隨即掛掉電話。
相關回應
縣教委:暫時無法住讀
昨晚20點,記者致電酉陽縣教委主任儲再仁,同樣對此事不知情。他說,如果要撤銷村小,那一定是得到村委會和當地村民同意的。即使村小只有一名學生,縣教委都會派駐教師。“酉陽有一所村小只有3名學生,同樣有老師教學。”儲再仁說,針對白云小學被定危房要求撤銷,他將就此事進行調查。如果確為危房肯定會拆除。之后,縣教委將根據實際情況,有條件就重建,沒條件另外找地方給學生上課,不會強制關閉學校。對于酉陽實施寄宿制,儲再仁坦言,這個工程正在進行中,短時間內還無法成行。待寄宿制實施后,村小學生是否轉移,還得聽取家長意見。原則上,縣教委希望學生前往,因為中心校無論是辦學條件,還是師資力量都比村小強。特別是貧困學生,享受寄宿制,不僅每月補貼午餐費60元,晚餐還有近200元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