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為《殘疾教師代課20年 官員稱轉正有損當地教師形象》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報道詳細講述了河北省蔚縣殘疾代課老師郭省,在河北蔚縣宋家莊鎮做代課教師整整20年,因時任縣委書記所謂的“因有影響當地教師形象”而未能轉正。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情況,人民網多次致電蔚縣教育局人事股,但對方均以“領導開會”為由,不接受采訪。
郭省三歲時患小兒麻痹癥,39歲身高還不足1.2米,在河北蔚縣宋家莊鎮做代課教師20年,需要依靠村民救濟生活。報道發出后引起網友強烈反應。在9月10日晚,蔚縣教育局通過縣委宣傳部傳函至張家口市委宣傳部,函中特別強調:郭省從上課第一天起,就是一名“臨時代課”教師,二十年來,郭省“臨時代課”的身份一直未變。之所以在歷次代課教師清退中留了下來,是出于對他的“同情”。 函件中對郭省為何不能轉正以及轉正所需的條件只字未提。
據郭省回憶,2007年,縣里清退代課教師,他曾找過當時的教育局局長葛祥。葛祥說:‘好好干,只要我當局長,就能給你一碗糊糊面喝。”隨后,縣領導班子會上,有人提議郭省的轉正問題時,當時的縣委書記說:“郭省不能轉正,他有損蔚縣的教師形象。”
而今,當時的教育局長葛祥自殺了,原縣委書記和縣長也因“蔚縣7.14礦難”和貪污受賄問題雙雙入了監獄。轉正之事兒不了了之。
為此,人民網記者14日上午10時撥通了教育局辦公室的電話,記者詢問蔚縣現有臨時代課老師的數量及名單,對方表示自己沒有,讓記者撥打教育局法制股電話。隨后記者撥通法制股的電話,對方說:“我這里也沒有,我可以幫你去人事部門問問。”記者直接向他要了人事股的電話,但之后撥打處于無人接聽的狀態。
下午3點記者撥通了蔚縣教育局人事股的電話,對方表示需要請示一下領導,大約半分鐘后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領導正在開會,一個小時之后再打來。”4點,記者再次撥打了人事股的電話,對方說領導仍在開會,半小時之后再打。當記者詢問“蔚縣現有臨時代課老師數量”時,對方表示:“名單不在他那兒,我也不知道在哪兒。”半小時之后當記者再次撥打該電話,電話一直處于忙音狀態。
15日上午記者換了一部座機后電話終于撥通,該工作人員又一次表示要“請示領導,領導正在開會,無法回復記者。”下午最后一次通話,對方以“領導到省里出差,一段時間內不會回來”為由徹底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而后記者聯系了蔚縣宣傳部新聞科,工作人員表示郭老師的情況已經有多家媒體來電詢問,“宣傳部的領導正在和教育局溝通,明天能拿到一份東西”。
16日上午,記者再次聯系了蔚縣宣傳部新聞科,另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自己不清楚情況,并給了一個宋部長的辦公室電話,但記者多次撥打都無人接聽。(倪力)
新聞背景:“代課老師”
據了解,“代課老師”指沒有事業編制的代課人員。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農村代課人員達到300多萬名,占全國中小學教職工總數的三分之一,曾經是農村義務教育的中流砥柱。 1984年底以前他們被稱為民辦教師,在此前從教的臨時教師基本被轉正或清退。
2001年5月,《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嚴格教師資格條件,堅決辭退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逐步清退代課人員”。
2006年3月,教育部表示“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把余下的44.8萬名中小學代課人員全部清退”。 截至2008年底,全國公辦中小學代課人員已減少到31.1萬名。
2010年1月,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關于代課教師問題,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呂玉剛表示,希望地方政府將在崗代課教師問題的解決與擇優錄取、辭退補償、納入社保等措施統籌考慮,“特別是要允許那些具備教師資格、符合教師任職條件、素質較好、有一定教學經驗的代課人員參加公開招聘,擇優進入到教師隊伍,最好還能夠有一定的政策傾斜”。
目前,代課老師在部分發達省市逐漸淡出人們視野,而部分省份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