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見習記者 朱曦薇)拍婚紗照,是大多數人跨入婚姻殿堂的前奏,多年來,多拍的底片要花錢購買一直是婚紗攝影行業的“潛規則”。12月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明確規定婚慶公司制作的婚禮的所有原始資料(包括底片、錄像帶及數碼資料等)應一并交付給顧客,并對婚慶服務機構須具備資質許可等也有規范。歲末年尾是婚慶高峰期,12月11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婚慶市場,了解“國標”執行情況。
我的底片難做主
市民李小姐和男友于今年9月拍攝了一組婚紗照,分為“秋日校園”、“繽紛青春”、“羅馬假日”、“愛在首爾”、“凡爾賽玫瑰”五個系列,為2999元的套餐,35張入冊。到選片時,實在難舍,最終多選了20張,加付了600元。
“照片都是套系里拍攝的,多加錢買底片似乎不太合理,但影樓都說是行規,我們也只能接受了。”李小姐說,“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就圖個喜慶,只要能留下最美的回憶,我們也不愿多計較,只能多出錢了。”
據了解,根據顧客的不同需求,我市婚紗攝影價格從幾百元到5000元不等,同時有不同的套系供選擇。一般來說,拍攝婚紗照的新人只能根據選擇的套系享受規定數量的底片,超出部分則需加錢購買,每張的價格從10元到30元不等。絕大多數新人都會為自己的底片埋單,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
影樓難舍“經濟甜點”
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婚紗攝影樓,大部門影樓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聽說《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為了讓顧客滿意,影樓會多拍些照片供挑選,在這“咔嚓咔嚓”的同時,也為二次消費埋下了伏筆。
據一名在婚紗攝影行業工作多年的人士透露,影樓的利潤就是從不斷增加的相冊頁碼和相框尺寸以及賣底片中獲得的,有償選底片是影樓的重要盈利項目,是在行業中長期存在的一個“潛規則”。對于這塊“經濟甜點”,影樓肯定不愿輕易取消。
“影樓的開銷是很大的,攝影師、造型師、場地、服裝都是需要錢的。顧客也不一定需要另花錢購買照片,比如2000元左右的套系可挑選35張入冊,如果可以舍棄套系中某些款項,那入冊和刻盤的照片數就可以增加。”位于四碼頭附近一影樓的工作人員說道。她表示,影樓需要現行規則下的這部分利潤,但為了順應市場需求,吸引顧客,他們也會做出適當調整。
底片是否收費看合同
記者致電市“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實施以來,還沒接到這方面的投訴,但已有市民咨詢相關情況。
因《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屬于推薦性的標準,本身不具有強制性,但作為行業標準,是消費者維權的依據。該專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拍攝婚紗照的新人如果想要更多的底片,或者想獲得“免費大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拍攝前與影樓約定好、定下書面合同,確定底片是送還是買,這也為日后維權留下了有力證據。
“國標”出臺行業需規范
《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除首次明確婚慶公司制作的婚禮音像制品應保證質量外,并在規定的時間內交付顧客,交付的同時應將錄制過程中的所有原始資料(包括底片、錄像帶及數碼資料等)一并交付顧客外,還規定婚慶服務機構須具備婚姻慶典服務的資質許可,婚姻慶典機構在服務中應采取安全措施,使用符合產品衛生安全標準的婚禮用品、婚禮道具及婚車。
“這是婚慶行業洗牌的過程,從長遠來,有利于婚慶行業的健康發展。”面對12月1日我國首部《婚姻慶典服務》國家標準的實施,諸多婚慶公司的負責人都表示贊同。他們稱,這樣可以形成自己公司的優勢團隊,盡量避免外借人員而引起的糾紛。“畢竟,專業化、產業化和個性化才是提升服務行業競爭力的基礎。”一婚慶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