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
“8月就發現了該不合格產品”
新京報:此次發現的不合格校服是否已流入到市場?
朱連濱:在今年對全市服裝類產品生產企業質量監督抽查中,共抽樣檢查267批次產品,僅發現奧瀧綺制衣公司這一例可分解芳香胺不合格產品。這些不合格校服最終被堵在校門外。
新京報:什么時候發現的?
朱連濱:今年8月,我們對正在生產的校服企業進行抽檢,發現了這例不合格產品。
新京報:這家企業為什么會采用這種染料?
朱連濱:具體原因是企業采用了含有禁用可分解芳香胺的面料。由于北京市服裝生產企業使用的紡織面料基本上來自外埠采購,因此企業應該加強對面料采購環節的質量控制。
新京報:對于校服的質量,市質監局將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防控?
朱連濱:北京所有生產校服的企業都會被列入市質檢部門檢查的范圍。鑒于校服屬于秋季入學產生采購需求的特點,質檢部門一般安排每年三季度進行抽查,并且根據抽查結果反映出的行業質量狀況,進一步開展跟蹤抽查。
新京報:此次查出的兩家不合格企業,市質監局將會對其如何處理?
朱連濱:質檢部門已要求企業立即進行整改,并依據《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目前兩家企業還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 追訪
曝光公司曾為多校做校服
昨天晚上7時,位于石景山電廠路高井中學院內的北京宏園生服裝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人們還在正常工作中,一男工作人員稱,公司負責人不在,他對被查出不合格批次服裝不太了解。但他表示,公司確實為很多學校提供校服,主要為石景山、東城、西城及順義的學校,目前公司生產的校服中既有運動服又有制服。西城區實驗二小的校服就是由該公司生產的,包括運動服和制服兩種;東城區的史家小學、史家小學分校、北鑼鼓巷小學、丁香小學等學校也都使用了該公司的校服產品。但記者尚未就該公司這些說法逐一與學校核實。
“奧瀧綺”有關銷售人員自稱,他們為昌平地區部分中小學制作過運動服。
■ 專家提醒
貼身衣物買后先洗
據北京市紡織纖維檢驗所負責人趙惠春介紹,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一種對人體有毒有害的染料,消費者從感官上察覺不到,需要經過特殊精密儀器進行檢驗,這也是質監部門近年對服裝企業監測的重點。在知名品牌企業的產品中,基本杜絕了這一有害物質,只有一些不規范的面料供應商,為了降低成本,還會使用這種低端劣質染料。趙惠春建議,市民購買新衣后,特別是貼身衣服,最好進行洗滌、晾曬后再穿著,防止甲醛等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