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更好聞一些”,這個簡單的愿望竟為香水行業帶來高達160億英鎊(約合319億美元)的年收入。人們不禁好奇:一瓶小小的香水里究竟有何玄機?
英國《每日郵報》3月30日報道,一瓶香水的液體本身只占其生產成本的3%,剩余資金都被投入到包裝、廣告和市場營銷環節。而一瓶香水的零售價格中留下的利潤空間可高達95%.
科技發展是香水制造業實現高利潤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今,你所鐘愛香水的原料常常不是出自花園,而是直接來自實驗室。實驗室中,技術人員人工合成香味分子,普通人根本分辨不出“真香”和“假香”。
自1876年人工合成香水技術發明以來,世界香水業發生革命性巨變。人們似乎一夜之間發現,香水的氣味原來可以更香更持久,并開始大批量生產人工合成香水。更令人興奮的是,使用人工合成技術能大大降低制造香水的成本。
以提取茉莉花精油為例,人們從750千克茉莉花中僅能提取1千克茉莉花精油。在法國,茉莉只在每年8月至10月開花,并且完全依靠人工在每天有限的幾小時內采摘。毫無疑問,人工合成茉莉花香極大簡化了原料采集環節。
從經濟上考慮,1千克純天然玫瑰花精油價值高達近8000美元,而同等重量的合成品僅需花費約800美元。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1000元香水成本僅30元
2008-04-01 23:38 南方都市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蘭蔻5年3檢不合格 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 2香奈兒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檢測出防腐劑
- 3藍月亮回應產品致癌說 稱加熒光劑符合國家標
- 4消費者痛訴:"潘婷"毀了我30年的秀
- 5美特斯邦威T恤衫涉嫌侵權 鄭淵潔為舒克維權
- 6拖鞋質量不合格 探路者起訴索賠
- 7雅芳在華再爆行賄門 四名中國區高管被解雇
- 8ZARA口頭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
- 9巴布豆和H&M等14種品牌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 10百盛君太等多家商場涉價格欺詐 遭發改委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