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漸熱,防曬又成為許多女性白領關注的熱點話題,各種防曬新品又開始熱賣。但市場上銷售的各種防曬品質量卻參差不齊。近日美國一家非盈利組織———環(huán)境工作組就700多種防曬產品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市場上高達84%的防曬霜存在質量問題。
由國家衛(wèi)生部制訂的《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guī)范》將于近日正式出臺。該《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了適用詞語和禁用詞語,如“迅速修復受紫外線傷害的肌膚”、“×天見效”、“全面升級”等均被列為禁用詞語。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詞語目前在許多防曬品的包裝上仍然堂而皇之地標注著。
一些防曬產品夸大功效
筆者昨日登陸美國環(huán)境工作組的網站,看到在被調查的783種知名防曬品中“有84%不能為皮膚提供足夠的有害射線保護,或者含有對皮膚有害成分。”另外在防曬效果最差榜單上,位列前5名的包括歐萊雅、露得清及B.Kamins等品牌。
針對這一調查發(fā)現,筆者昨日聯(lián)系了相關的幾家公司。歐萊雅中國公司表示,“榜單”上所提到的歐萊雅產品在中國市場并沒有銷售。歐萊雅中國公司方面還強調,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所有產品都經過相關主管部門的嚴格檢測。
而露得清生產廠商強生中國公司公關部負責人也表示,露得清在中國市場的產品都是專為亞洲顧客設計的,該“榜單”上所提到的“露得清健膚露”產品在中國并無銷售。
世界各國對于防曬品的檢測都很嚴格,為什么如此多的防曬品在調查中被發(fā)現有質量問題呢?有關專家向筆者分析,防曬效果的評價方法分為人體法和儀器法,一方面可能由于評價方法不同導致結果有出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防曬品牌在宣傳中存在夸大的成分,導致其宣傳效果與實際效果并不相符。
“×天見效”廣告語將被禁
筆者在采訪中發(fā)現,防曬品廠商對產品功能的宣傳,夸大或拔高的現象比比皆是。筆者昨日走訪了南京路步行街上的多家商場,發(fā)現大部分防曬品牌在包裝上標著“遠離‘紫外線’”、“隔絕陽光傷害”、“迅速修復曬傷皮膚”等,筆者注意到,某品牌的一款“多重防曬日霜”的外包裝上標著SPF7(防曬指數),而其功效中則寫著“為您全面阻擋紫外線的侵害”。但據有關專家介紹,SPF7的防曬程度其實僅僅相當于一件白色棉質T恤的效果,“全面阻擋”這樣的用語有夸大的成分。
就防曬品夸大宣傳的問題,歐盟委員會近日在新出臺的措施中要求,禁止防曬產品包裝瓶上使用“阻擋陽光”和“100%防曬”的標識,以防止防曬品廠商向消費者傳遞不實信息。歐盟委員會負責衛(wèi)生和消費者保護的委員梅格萊娜·庫內娃表示,實際上沒有一種防曬產品可以做到100%抵御太陽紫外線輻射的危害。
據了解,我國也將出臺專門的規(guī)定來規(guī)范防曬品市場。由國家衛(wèi)生部制訂的《化妝品標簽標識管理規(guī)范》公開征求意見已于上月結束,將于近日正式出臺。該《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了適用詞語和禁用詞語,如“迅速修復受紫外線傷害的肌膚”、“×天見效”、“全面升級”等均被列為禁用詞語。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詞語目前在許多防曬品的包裝上仍堂而皇之地標注著。
消費者大多只注重SPF值
消費者在購買防曬品時,首先關注的往往是其SPF值(防曬指標之一),而對其他指數有所忽略。但據華山醫(yī)院皮膚科副主任項蕾紅介紹,紫外線分為UVA(波長較長的紫外線)和UVB(波長相對較短的紫外線)兩種,UVB可能把皮膚曬傷,而UVA則會使皮膚出現光老化,如果照曬過度,甚至可能出現皮膚腫瘤的情況。
筆者走訪市場時發(fā)現,目前市場上仍有不少防曬品在標注防曬指數時,只標注SPF值(防護UVB),而沒有標注出PFA值或PA值(防護UVA)。而據了解,歐盟委員會已在近期發(fā)布相關措施,明確要求防曬品包裝瓶今后必須列出對中波紫外線UVB和長波紫外線UVA的防護程度。
項蕾紅說,SPF值所體現的只是對UVB的防御程度,而對UVA的防護程度則必須通過PFA值或PA值來體現,幾個指標實際是同等重要的。
歐萊雅露得清在美被指防曬最差
2008-03-11 14:57 新聞晨報 李欣欣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蘭蔻5年3檢不合格 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 2香奈兒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檢測出防腐劑
- 3藍月亮回應產品致癌說 稱加熒光劑符合國家標
- 4消費者痛訴:"潘婷"毀了我30年的秀
- 5美特斯邦威T恤衫涉嫌侵權 鄭淵潔為舒克維權
- 6拖鞋質量不合格 探路者起訴索賠
- 7雅芳在華再爆行賄門 四名中國區(qū)高管被解雇
- 8ZARA口頭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
- 9巴布豆和H&M等14種品牌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 10百盛君太等多家商場涉價格欺詐 遭發(fā)改委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