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貨+名牌瓶=百倍暴利
不少女士肯定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到美發店做頭發,面對琳瑯滿目的美發用品無所適從,只能聽從美發師的推薦。什么冷燙、熱燙、煙花燙、生化燙花樣百出,燙一次頭發的價錢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消費者因為對美發用品不了解,只能聽之任之。很多美發店就是利用這一特點欺騙消費者,牟取暴利。昨日,在合肥從事多年美發行業的阿慶(化名),向記者講述了一些美發店的“黑色內幕”。
昂貴“進口產品”竟是地攤貨
阿慶告訴記者,洗頭價格十元、二十元不等,除了洗發水略有好壞外,一般沒有太大區別。但燙頭發就不一樣了,同樣的燙發用品,不同的商店差價達數倍,是美發行業中最暴利的一項。阿慶說,其實燙頭發只是手工活,除了必須的用品價格外,很大一部分都是手工費。去過美發店的女士都知道,美發師首先會向你介紹一些價位比較高的燙發用品,告訴消費者這些產品質量有保證,對頭發不會有傷害。還有一些包裝上寫滿了外文、價格驚人的“進口產品”,其實相當一部分是不能在市場上公開銷售的問題商品,有的批發價甚至只要幾元錢,但這些產品一旦進入美發店,則猛增到上百元、數百元。
偷梁換柱,優劣藥水大調包
如果消費者選用了價位較高的燙發產品,如威娜、歐萊雅等人人皆知的品牌,一些不良店家往往會采用偷梁換柱的方法———在你不經意中將你選中的藥水調換。阿慶說,你可能會注意到,美發師調藥水時故意避開你,其實這就是他們做手腳的時候,將你選好的好藥水調換成品質差的。如果被發覺,他們會以“不好意思,拿錯了”為由搪塞。更惡劣的是,一些美發店為了吸引顧客,甚至故意將用完的高檔美發用品的瓶子留下,灌進廉價批發來的美發用品。
美發店亟需行業規范
阿慶說,要避免以上現象,消費者最好到正規的美發店消費,還要看好自己的產品,謹防“調包”。消費者也可以自己購買所需用品,到美發店找美發師做,交一定的手工費。阿慶認為,造成美發店魚龍混雜的原因,除了缺乏誠信外,最根本的還是美發行業缺乏整體的規范管理。(實習生黃婧本報記者)
美發師自曝家丑揭露行業慣用伎倆
2008-03-11 14:57 中安在線-安徽日報 黃婧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蘭蔻5年3檢不合格 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
- 2香奈兒等品牌面膜在香港被檢測出防腐劑
- 3藍月亮回應產品致癌說 稱加熒光劑符合國家標
- 4消費者痛訴:"潘婷"毀了我30年的秀
- 5美特斯邦威T恤衫涉嫌侵權 鄭淵潔為舒克維權
- 6拖鞋質量不合格 探路者起訴索賠
- 7雅芳在華再爆行賄門 四名中國區高管被解雇
- 8ZARA口頭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
- 9巴布豆和H&M等14種品牌不合格嬰幼兒服裝
- 10百盛君太等多家商場涉價格欺詐 遭發改委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