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劣質精油含化學物質,正宗產品配置不當也會造成隱患
花800元購買的玫瑰精油,使用一次臉部就出現紅腫,卻苦于無處鑒別精油真偽。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精油按摩美容已成為許多上班族的午休新方式,不少美發店為了迎合白領需求也紛紛推出了各種精油美容項目。但由于目前上海還未將芳香保健師列入28種職業準入資格,香料產品的分類也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以及法律法規制約,精油的選用及調配只能依靠各個店家自律,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貓膩和風險。
事件 800元精油造成皮膚過敏
“這瓶精油我是花800元買的,用了一次后就嚴重過敏了,整整一周都無法消除。”張小姐隨后前往龍華醫院皮膚科檢查,醫生診斷結果是皮膚過敏。
由于懷疑“惹禍精油”的真偽,記者陪同張小姐找到一名專業芳香保健師陳美進行咨詢。“精油是很容易揮發的,因此一般都會使用茶色、藍色或者不透明的瓶子來裝精油,像這種近乎透明的玻璃瓶,即便里面放的是頂級精油,都已經不值錢了。”打開瓶蓋后,陳小姐判斷說,“真正的純玫瑰精油香味是很天然很溫和的,這瓶精油的香味十分刺鼻,充滿了化學制劑的味道。”
為了證實自己的說法,陳小姐找來一小碗食用油,滴入了幾滴玫瑰精油,只見精油迅速向四周散開。陳小姐拿出另一瓶玫瑰精油,做了同樣的試驗,入碗的精油依然保持了一滴一滴的形狀。
“這是最簡單識別精油的方法,因為油是包水的,劣質精油其實就是化學原料加上香精制作而成,因此遇到食用油等油性物質后就會散開,而真正的精油不會產生這種情況。”拿著這瓶精油,記者陪同張女士來到這家美容院,可是美容院大門卻鐵將軍把門,附近居民告訴記者,美容院已經關門。
調查 上班族青睞“精油午休”
“中午午休一般都在一個半小時左右,而作一次精油按摩只要一個小時,既舒適又能讓自己得到很好的放松。”在南京西路中信泰富廣場上班的陳小姐告訴記者,最近幾個月,她和部門里的女同事都喜歡上了“精油午休”方式,而公司附近忽然冒出的眾多美容院也讓她們有了選擇余地。
記者調查發現,在北京西路延安路商務樓宇集中的區域已有近20家專業美容院及提供精油美容項目的美發綜合店,而威海路一段的兩家美發店近期新推出了精油美容項目,其余幾家正在裝修的美發店也已將“精油”二字作為廣告關鍵詞提前推出。
記者注意到,這些店家的裝修都十分講究,提供的“精油”項目也十分齊全,從單一的臉部保養延伸到了身體經絡按壓、全身放松等各個項目,涉及精油的服務項目價格都不低,僅以“精油開背”為例,各店的單價都在120元至200元之間。
不少店家告訴記者,如果選擇午休時間進行精油美容經常需要提電話預約。
體驗 開單付款才能看產品
記者近日對上海一些大型的美容院進行了調查。在浙江路上的克里緹娜專業護膚中心,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要求在消費之前先看產品,店內一名美容師卻一口拒絕,“我們這邊的規定就是只有開單付款才能看產品,不然我們是不會出示產品的。”為了讓記者“放心消費”,這名美容師還向記者表示“所有產品均通過了ISO900認證,質量絕對可以保證。”
批發市場 假冒精油6元起批
為了調查目前上海精油產品的銷售情況,記者上周末來到上海美容美發用品批發聚集地廣東路進行調查,在表明了自己的“進貨需求”后,一名店主從柜臺下取出了兩大盒精油產品,“我們這里不做散客生意的,這些東西我們只賣給信得過的人。”
記者拿起一瓶店主出示的熏衣草精油樣品,剛打開瓶蓋就被一陣嗆鼻的氣味熏得連打了幾個噴嚏,對于記者的“過敏反應”,店主表示,氣味嗆鼻是因為精油純度很高造成的,“這種精油只要用一滴兩滴效果就很好了。”
而這種“純熏衣草提煉出的10ml精油”,店主的開價卻讓記者大吃一驚,“批發價6元一瓶,如果你批發量大的話價格還可以商量。”
專業廠家 精油價不可能低于百元
記者就這個批發價格咨詢了精油專業生產廠家涵沛美容的負責人熊女士,“這種廉價東西的成分太值得懷疑了。”熊女士表示,精油號稱液體黃金,在國外被稱為是奢侈品,3000至5000公斤的玫瑰花只能提煉出1公斤的玫瑰精油。
據了解,目前在上海,每50ml小瓶裝的純玫瑰精油價格基本上都在1500元以上,即便是批發也不可能低于這個價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精油廠家負責人透露,“許多劣質精油有可能在基礎油部分就加入了香蕉水等有害成分。”
龍華醫院皮膚科的馮國強醫生表示,香蕉水這種化學物質直接使用在臉上很容易造成皮膚過敏,由于香蕉水的主要成分為苯、二甲苯,這兩種物品都是致癌化學成分。
專家提示 上海尚未芳香保健師資格準入
勞動部門相關負責人:雖然目前國家已有芳香保健師的職業資格考試,但上海還未將芳香保健師列入28種資格準入職業當中,對于精油美容保健行業也還沒有一個直屬部門管理,因此目前市場上對于精油的選用及使用質量都還是靠各美容院的自律。
精油行業人士:由于芳香保健師的考試十分嚴格,除了要了解各種精油的用法之外,同還要精通英語,因此目前行業中能考出這類職業資質的人不多。
上海涵沛美容中心的負責人熊女士:精油的調配如同中醫藥方,多一滴少一滴都可能對皮膚造成灼傷,因此調配應該由經過職業考核的專業芳香師使用精密的滴管來完成,“因為精油的分子極小,可以瞬間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因此精油成分配制不當會對皮膚以及身體造成許多不良的影響。”
消保委法務部副部長唐健盛:近幾年消協接到的有關美容方面的投訴呈現逐年上升趨勢,除了各種法規以及市場監管的缺失之外,消費者的盲目消費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于一些店家將通過ISO質量認證體系作為拒絕顧客看產品的借口,他也表示,ISO是對產品生產過程的一種標準認證,并非是對產品本身質量的保證。消費者在購買精油等產品時,必須提前要求店家出示產品,并注意其上面的產品批號、產品成分、產地以及生產日期、保質期限等信息是否標注齊全,并在付款前要求店家出示產品合格的證書。
“精油午休”暗藏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