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內汽車召回共計56次,涉及“問題車”135.5萬輛,超過去年的1.5倍之多,遠高于從2004年開始實施《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以來的平均數字。就在今天,豐田還因機油軟管內壁可能會裂紋、漏油,開始召回43023輛進口的漢蘭達、普瑞維亞、雷克薩斯RX350和ES350。
三大原因造成召回
今年國產車召回127.3萬輛,進口車召回8.14萬輛,什么原因造成了召回創紀錄?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上公布的系列召回公告顯示:廠商設計不當、生產管理不嚴、供應商零配件不合格是造成召回的三大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日系車是當仁不讓的召回“大戶”,其召回數占到年度召回總量的85%,十萬輛以上汽車召回“大案”被豐田和日產囊括。
不召回的問題或更多
今年汽車召回共涉及30多個企業,不僅有瑪莎拉蒂、奔馳、寶馬、路虎、捷豹、沃爾沃等國際大牌,也有吉利、長城等自主品牌。
有趣的是,對召回產品不信任的同時,消費者對從未有過召回的產品更不信任。有65.7%的人對那些“沒有召回記錄的汽車品牌”,認為“可能存在質量瞞報情況,不放心”。在今年的汽車召回案中,微型車涉及的最少,只占5%,但這并不代表微車沒問題。其實,微車的問題最多,只不過廠商不愿正面召回。
“三包”不出維權難
作為一個復雜的機械電子設備,汽車出問題不奇怪,關鍵是廠商怎么召回。盡管現在召回已多為企業主動,但背后也有一些是在監管部門的調查下被迫“主動召回”。雖然車企一般會承諾通過經銷商或客服部門以信件、電話、短信等方式通知相關車主,并給予免費檢測、免費檢修、免費更換,但不按要求通知到車主或“免費更換”變“免費檢測”的也不少。
早在2004年底,國家質檢總局就公布了汽車三包規定,即《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草案》,并開始對外征求意見,但至今該規定還沒有實施。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現有汽車召回制度缺乏有效監管,消費者用車維權難,消協調解也難,特別是在“問題車”的責任鑒定上消費者還處于絕對弱勢。(新民晚報)
09年中國車市召回“問題車”135.5萬輛 豐田居首
2010-01-25 09:37 新民晚報 胡曉晶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速騰質量問題太多 一汽大眾廠家不負責
- 2價值百萬豪華路虎故障頻發換車無門
- 3東風標致是否應該擔責?
- 4力帆氣囊未爆理由多 商家用戶說法兩不一
- 5現代悅動車主集體討要知情權
- 6央視曝光危險的沃爾沃 xc60僅開10個月出毛病
- 7豐田新車凌晨蹊蹺起火報廢 車主索賠24萬
- 8比亞迪超繁工資公式存貓膩 被指變相降薪
- 9315投訴:雪佛蘭樂風遭車主集體投訴
- 10北京現代悅動自燃 未解之謎廠家緘默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