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瑞瑞虎7在最新一期C-ECAP評測獲得金牌評價。 李方 攝
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李方)前不久,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作為中國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規劃》明確將“綠色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列為六大發展目標之一,要求推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制定發布汽車產品生態設計評價標準,建立統一的汽車綠色產品標準、認證體系。
與此同時,2017年C-ECAP第一批評價結果發布。
在評測結果發布現場,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處長雷文對汽車綠色認證給予充分肯定,“生態汽車評價(C-ECAP)是第三方行業機構主動推進汽車行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嘗試,是推動汽車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培育綠色市場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綠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舉措。”
他希望生態汽車評價(C-ECAP)模式能夠為綠色設計產品探索一條有效、可行的評價模式,進一步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引導汽車產品綠色消費。
2017年C-ECAP第一批評價結果中,又一家自主品牌車型——奇瑞瑞虎7獲得C-ECAP金牌認證。
這個成績殊為不易。
C-ECAP評價標準屬于汽車產品自愿性認證,并非強制性要求認證。因為C-ECAP的指標,是要高于國家的指導意見,堅持“優中選優”的基本原則,旨在引導企業加速、提升生態設計水平提升,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C-ECAP按白金、金、銀、銅四種獎牌進行評價認證。要達到C-ECAP認證獲牌資格,難度系數非常高。
記者了解到,在C-ECAP實施之前的摸底測試中,近80%的車輛都不及格。這套測試體系的嚴格性,就此可見一斑。
“C-ECAP生態性能評價標準嚴格、試驗規范、權威公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于凱告訴記者,隨著國家政策越來越多的側重以及消費者綠色消費意識的覺醒,再加上綠色發展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被不斷聚焦,近年來政府多部門響應綠色發展的號召,把生態設計作為工作著力點,以刺激企業生態設計的神經,于是參考國外成功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推出了中國生態汽車評價規程C-ECAP。
從奇瑞瑞虎7C-ECAP認證這份“成績單”可以看出,這枚金牌成色十足。
C-ECAP的評價規程是在汽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對汽車產品健康、節能、環保等績效指標進行標準嚴格、試驗規范、權威公正的生態性能評價,包括車內空氣質量、車內噪聲、有害物質、綜合油耗、尾氣排放五項基礎評價指標,以及可再利用率和可回收利用率核算報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和零部件生命周期評價報告三個加分項。
瑞虎7的尾氣排放控制達到滿分,這一成績已然超出很多合資品牌。
尾氣排放滿分,意味著瑞虎7的尾氣處理系統不僅可以滿足現行排放標準,對即將到來的國六排放標準也可輕松應對。
除了綜合油耗和尾氣排放外,瑞虎7在車內空氣質量、車內噪聲以及有害物質的控制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和同批發布的長安馬自達新Mazda3AXELA昂克賽拉2017款三廂1.5L自動豪華型的成績相差甚微。
目前,在C-ECAP評價測試中,自主品牌已有4款車型獲得了白金、金牌認證。
由此可以看出,在綠色生態環保理念及相關汽車技術水準方面,自主品牌比肩合資或者超越合資,并非遙不可及。

C-ECAP管理中心副主任鄭元輝為奇瑞汽車頒發認證書。 李方 攝
奇瑞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對奇瑞瑞虎7的C-ECAP評價測試結果,完全在意料之中。
據介紹,奇瑞采用“V”字型整車開發流程體系,從產品設計研發初期就對汽車生態環境所涉及的各個細節指標都進行了考量。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奇瑞依托技術底氣和體系能力支撐,在未來必定會通過走品質與品牌提升的內涵式發展之路,在全球市場上成為外資品牌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截至現在,C-ECAP已經完成19款汽車產品的評價工作。
應該說,中國生態汽車評價(C-ECAP)完全順應了中國汽車產業中長期的發展戰略,通過對汽車全生命周期各個指標的嚴格要求,引導企業從以往的后期整改向前期的生態設計轉變,將多方面的綠色政策要求綜合形成設計輸入,形成產品性能、成本和環境影響的平衡。在提高產品的綠色生態性能的基礎上,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無論是自主品牌抑或合資品牌,已有越來越多的汽車整車企業將C-ECAP規則導入正向研發過程,生產更加符合生態要求的汽車產品。
雷文認為,“工業是立國之本,只有工業實現綠色發展,不斷增加綠色產品的供給,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的綠色化,才能夠既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也讓自然環境永保青山綠水。”
汽車工業是我國構建綠色中國制造體系的主戰場,同時,全面推行綠色制造也是推動我國汽車工業“十三五”期間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
工信部將繼續把推行汽車行業綠色發展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加快建立汽車產品綠色的評價制度,延伸企業社會責任,培育綠色消費市場,充分發揮汽車這一支柱性產業在中國制造整體戰略中的示范帶動作用。